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风招我老,玉堂花蕊为谁春。
纤纤翠蔓诗催发,皎皎霜葩发斗新。
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淫羊藿

形式:

释名 亦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草。 气味 辛、寒、无毒。李时珍说:“淫羊藿味甘气香,性温不寒,能益精气。......真阳不足者宜之”。 主治 阳痿,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泡三天后,常饮服。此方名“仙灵脾酒”。 偏风不遂。服仙灵脾酒。 咳嗽,气不顺,腹满不思饮食。用淫羊藿、覆盆子、五味子(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熟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茶送下。 日昏生翳。用淫羊藿、生王瓜(既红色的小栝楼),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病后青盲(病不久者)。用淫羊藿一两、淡豆鼓一百粒,水一碗半煎成一碗,一次服完。 小儿雀目。用淫羊藿根、晚蚕蛾各半两,灸甘草、射干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另取羊肝一块,切开,纳入上制药末二钱,把肝扎紧,和黑豆一合、淘米水一碗同煮熟。分二次吃完。 痘疹入目。用淫羊藿、威灵仙,等分为末。每服五分,米汤送下。 虚火牙痛。用淫羊藿煎汤,不时嗽口,很见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淫羊藿》

本草纲目 · 草部 · 徐长卿

形式:

释名 亦名鬼督邮、别仙踪。 气味 (根)辛、温、无毒(陶弘景认为有毒)。 主治 小便不通。用徐长卿(灸过)半两,茅根三分,木通、冬葵子各一两,滑石二两,槟榔一分,瞿麦穗半两。每服五钱,水煎,再加朴硝一钱,温服。此方名“徐长卿汤”。 晕车晕船。用徐长卿、石长生、车前子、车下李根此,等分捣碎,取半合装在袋子里悬衣带上。徐长卿亦治疫疾邪恶气、温疟等。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徐长卿》

本草纲目 · 草部 · 地榆

形式:

释名 玉豉、酸赭。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吐血。用地榆三两,加米醋一升,煮沸十多次,去渣汁,饭前热服一合。 妇女漏下,赤白不止,人极黄瘦。治方如上。 血痢不止。用地榆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掺在羊血上炙熟食下。又方:单用地榆煎汤,每服三合。 赤白下痢。用地榆一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去渣,熬成膏。每服三合,空腹服。一天服两次。 大便下血,长期不愈。用地榆、鼠尾草各二两,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完。 小儿疳痢。用地榆煮汁。熬如饴糖。服之有效。 毒蛇螫人。用新地榆根捣汁饮下,并以搽伤口。 虎犬咬伤。用地榆煮汁饮下,再以地榆末敷伤口。单用白开水冲服地榆末亦可。 小儿湿疮。用地榆煎成浓汁,一天洗疮两次。 小儿面疮,红肿烧痛。用地榆八两,加水一斗,煎成五升,温洗患处。 附方 地榆的主要功能是凉血、止血、泻火、收敛,因而是伤科和妇科的要药。但其性偏寒。凡虚寒的人及泻白痢者,不宜用本品。天热时,地榆叶泡茶,有解暑的作用。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地榆》

本草纲目 · 草部 · 萎蕤

形式:

释名 亦名女萎、葳蕤、萎、委萎、萎香、荧、玉竹、地节。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眼红兼有涩、痛。用萎蕤、赤芍、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 眼见黑花,红痛昏暗。用萎蕤(焙)四两,每取二钱,略加薄荷、生姜、蜂蜜,同煎汤。睡前温服,一天服一次。此方名“甘露汤”。 小便淋。用萎蕤一两、芭蕉根四两、滑石二钱,水煎,分三次服。 小便涩,发热口干。用萎蕤五两,煎水服。 后虚肿。用萎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 附方 李明珍说:萎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我常用来治虚劳寒热疟及一切不足的疾病,代替人参和黄芪,不寒不躁,效果很好,不仅仅能去风热湿毒而已。这是前人还没有记述过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萎蕤》

本草纲目 · 草部 · 远志

形式:

释名 苗名小草、细草、棘菀、绕。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善忘症。取远志为末,冲服。 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用远志、桂心、干姜、细辛、蜀椒(炒)各三两,附子二分(炮),一起捣细,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见效,可稍增加药量。忌食猪肉、冷水、生葱菜。此方名“小草丸”。 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 脑风头痛。把远志末吸入鼻中。 吹乳肿痛。用远志焙干研细,酒冲服二钱。药渣敷患处。 各种痈疽。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捶去心,研细。每服三钱,以温酒一杯调澄。清汁饮下,药渣敷患处。 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水煮过)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远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