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萧瑀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狂风中才能识别出坚韧的草木,在乱世里方能分辨出忠诚的臣子。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板荡识:一作「昏日辨」。 安识义:一作「宁识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世民介绍和李世民诗词大全

诗人: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
复制作者 李世民
猜您喜欢

闻武塘信

形式:

丧乱馀生在,干戈此地偏。 交游无半字,涕泪续残年。 身自甘长贱,饥犹耻俗缘。 相逢惊各瘦,飘泊鬓丝边。

复制 彭孙贻 《闻武塘信》

再简童大

形式:

天地游逾窄,风骚托更狂。 一贫家只立,百感鬓苍茫。 废笔真成冢,提壶老是乡。 过从来二士,不遣径苔荒。

复制 彭孙贻 《再简童大》

赠子行 其二

形式:

空屋书声出,污莱自满堂。 名藏村塾老,句授孝经香。 落叶羁愁积,昏鸦定省长。 不须邻壁照,虚牖过宵行。

复制 彭孙贻 《赠子行 其二》

金子读书城南僧舍题壁 其二

形式:

嗟君能寂寞,何愧古之人。 世事逢僧尽,文章得友真。 歌横指冠发,剑许借交身。 无限风尘色,宁甘守钓纶。

复制 彭孙贻 《金子读书城南僧舍题壁 其二》

金子读书城南僧舍题壁 其一

形式:

古寺如山僻,空斋对雪深。 坐谈忘日夕,选句送春阴。 家国悬双泪,云泉鉴此心。 悠悠十年意,无复论升沉。

复制 彭孙贻 《金子读书城南僧舍题壁 其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