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赋得玉钩斜

右屯将军猛如虎,十二离宫罢歌舞。
宫中佳丽三千人,半作玉钩斜上土。
秋风萧萧秋雨寒,翠襦零落金钿残。
岂知后来好事者,重构华亭宿草间。
亭前往来车马集,鱼龙烂熳无人识。
闲街屈律玉环分,香径萦纡宝钗出。
游人歌舞暮不归,青山落日争光辉。
香魂夜夜无归处,化作鸳鸯陌上飞。
只今往事皆沉没,空见原头土花碧。
耕夫拾得凤凰钗,恐是萧娘在时物。
野棠花开春日西,胡蝶双飞莺乱啼。
道傍芳草年年合,长与行人送马蹄。

诗人:张绅

张绅,曾官广南东路提刑(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三)。...
复制作者 张绅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木部 · 桑上寄生

形式:

释名 寄屑、寓木、宛童、鸢。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膈气。用生桑寄生捣汁一碗服 胎动腹痛。用桑寄生一两半、阿胶(炒)半两、艾叶半两,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去渣温服。去艾叶亦可。 毒痢脓血。脉搏弱。用桑寄生二两,防风、川芎各二钱半、炙甘草三钱,共研为末。加水一碗,煎至八成。连渣服下。 下血后元所虚乏、腰膝无力。用桑寄生为末。每服一钱,开水冲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桑上寄生》

本草纲目 · 虫部 · 蜜蜂

形式:

释名 蜡蜂。 气味 (蜂子)甘、平、微寒、无毒。 主治 大麻风(须眉脱落,皮肉已烂成疮)。用蜜蜂子、胡蜂子,黄蜂子(并炒过)各取一分,白花蛇、乌蛇(并酒浸,去皮骨,炙干)、全蝎(去尾,炒)、白僵蚕(炒)各一两,地龙(去土,炒)半两,蝎虎(全用,炒)、赤足蜈蚣(全用,炒)各十五枚,丹砂一两,雄黄(醋熬)一分,龙脑半钱。以上各药,共研为还想,每服一匙,温蜜汤调下。一天服三至五次。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虫部 · 蜜蜂》

本草纲目 · 虫部 · 蜘蛛

形式:

释名 次蟗、蛛蝥 气味 微寒、有小毒。 主治 婴儿口噤,不能吮乳,用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为末,加猪乳一合,和匀,分三次慢慢灌服。极效。 泄痢脱肛,用大蜘蛛一个,瓠叶两重,包扎定,烧存性,加黄丹少许,共研为末。先以白矾葱椒煎汤洗,揩干后,再以药末摊布上,把脱肠轻轻托上收进。 走马牙疳,出血用臭。用蜘蛛一枚、铜绿半钱、麝香少许,捣匀,擦患处。 颏下结核。用大蜘蛛不拘多少,好酒泡过,研烂,去渣,临卧时饮服。最效。 瘰疬结核。用大蜘蛛五枚,晒干,去足,研细,调油涂搽。一天二次。 疔肿拔根。用蜘蛛捣烂,和醋。先把疔肿四围挑出血令根稍露,然后敷药。干了就换,经一日夜,根即拔出。 虫、蛇、蜈蚣等咬伤。用蜘蛛研汁敷涂,有效。 一切恶疮。用蜘蛛晒干,研为还想,加轻粉、麻油涂搽。 吐血。用蜘蛛风炒黄,研为末,酒送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虫部 · 蜘蛛》

本草纲目 · 虫部 · 壁钱

形式:

释名 壁镜。 气味 无毒。 主治 喉痹乳蛾。用墙上壁钱七个,内要活蛛二枚,以白矾(一块约重七分)化开,一起烧存性,出火毒后研为末,吹入喉中,能治重病。忌食热肉、硬物。 小儿呕逆。用壁钱虫窠幕(壁茧)十多枚,煮汁饮服。 产后咳逆不止。用壁茧三、五个,煎汁细细饮服。 疮口不收。用壁茧频频敷贴。 虫牙疼痛。把乳香放放壁茧内,烧存性,填入牙孔中。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虫部 · 壁钱》

本草纲目 · 虫部 · 蟾蜍

形式:

释名 促秋、秋施、菊促、苦龙、何皮、癞蛤蟆。 气味 蟾酥:甘辛、温、有毒。 辛、凉、微毒。 主治 腹中冷嘲热讽癖(逆害饮食,民证停痰,两胁痞满,按之鸣转)。用大蟾蜍一个,去皮肠,切成小块,加硭硝(体强者一升,中等者七合体弱者五合),以水七升,煮成四升,一次服下,以得泻为度。 小儿疳积(疳积腹大。黄瘦骨立,头生疮疖)。用立秋后大蟾蜍,去首、足肠,涂上清油,在瓦上炙熟吃下,有积秽排出。连吃五、六个,一月这后,形容改变,疗效显著。 五疳八痢(面黄肌瘦,好食泥土,不思乳食)。用大干蟾蜍一个(烧存性)、皂角(去皮弦)一钱(烧存性)、蛤粉(水飞)三钱、麝香一钱,共研为末,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五疳保童丸”。 走马牙疳,浸蚀口鼻。用干蟾蜍裹黄泥中煅过,取二钱产,加黄连二钱半、青黛残、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敷患处。 小儿口疮。蓐疮。用夏季蟾蜍炙过,研为末,敷患处。 一切湿疮。用蟾蜍烧灰,调猪油涂搽。 小儿癣疮。治方同上。 附骨坏疮(脓汁不断,或骨从疮孔中露出,久治不愈)。和大蟾蜍一个、乱头发如鸡蛋大一团、猪油四两,煎枯,去渣,凝成膏药,先以桑根皮、乌头煎汤冼疮,,再用干煅过的龙骨末,撒在疮的四周,最后以膏药敷上贴好。 肿毒初起。用大蟾蜍一个剁碎,和炒石灰一起,研如泥敷涂。频频换药。 破伤风病。用蟾蜍二两半(切剁如泥)、加花椒一两,同酒炒熟,再加酒二两半,温服。不久,通身出汗,极效。 折伤接骨。用大蟾蜍生研如泥,敷涂伤处,外用竹片包好捆稳。 大肠痔疾。用蟾蜍一个,泥封固,火上煅存性,研为末;另取猪大一截,扎定两头,煮熟切碎,蘸蟾末吃下。如此几次,痔疮自落。 蟾酥(蟾蜍的眉间白汁,按:即蟾蜍耳上腺及皮肤腺的分泌物): 拔取疔毒。用蟾酥调白面、黄丹用成丸子,如麦粒大,插入疮中,同时以水和丸成膏贴疮上。 疔疮恶肿。用蟾酥一钱、巴豆四枚,捣烂,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地定会,以以蓄根、黄荆子研,酒半碗饮服促进药力。四、五次后,可食粥补身体。 一切疮毒。用蟾酥一钱、白面二钱、朱砂少许,加水调成丸子,如麦粒大。每用一丸,水送服。如疮势紧急,用葱汤送服五、七锭亦可。汗出即愈。 喉痹乳蛾。用蟾枚、草乌尖末,皂角末等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极有效。 一切齿痛。用蟾枚少许点前处即止。 破伤风。用蟾酥二钱,水调成糊,加干蝎(酒炒)、天麻各半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在。每服一至二丸,豆淋酒送下。 附方 蟾酥有毒,不宜久服或多服。酥汁入目,能引起红肿,重者甚至目盲,但以紫草汁点眼或冲洗可治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虫部 · 蟾蜍》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