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旅中杂述七章 其五的拼音版

  • dìng
    hǎi
    zhōng
    shù
    zhāng
  • yáo
    xiè
  •  
     
     
     
    duàn
    shù
    piāo
    zhòng
    lěi
    yóu
    tún
    bīng
  •  
     
     
     
    qiáng
    cóng
    huī
    jìn
    cún
    xún
    shǒu
    míng
  •  
     
     
     
    wén
    qióng
    dǎo
    jiān
    dào
    fēn
    méng
    yíng
  •  
     
     
     
    hǎi
    shāng
    wēi
    jiàn
    shì
    nán
    guān
    jūn
    zhēng
  •  
     
     
     
    suī
    shùn
    fēng
    gǎn
    bǎng
    xíng
  •  
     
     
     
    zài
    àn
    zòng
    ān
    tiē
    zài
    shuǐ
    wèi
    píng
  •  
     
     
     
    màn
    dāng
    chū
    shǐ
    使
    niàng
    yōu
    chéng
姚燮介绍和姚燮诗词大全

姚燮

清浙江镇海人,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道光十四年举人。遍读经史百家及道藏、释典,诗词、骈体文皆闻于时,又擅丹青,尤工墨梅。诗篇反映鸦片战争时情事,悲愤激昂。又著《今乐考證》,为研究戏曲史重要资料......
复制作者 姚燮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果部 · 榲柏

形式:

气味 酸、甘、微温、无毒。 主治 温中,下气,消食,止渴,散酒气。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榲柏》

本草纲目 · 果部 · 马槟榔

形式:

释名 马金囊、马金南、紫槟榔。 气味 (核仁)苦、甘、寒、无毒。 主治 难产。临时细嚼马槟榔核仁数枚,用井华水送服,不久即可分娩。 断产(绝育)。常嚼马槟榔二枚,水送服,久之子宫变冷,自不受孕。 恶疮肿毒。用马槟榔一枚,冷水送服,另用一、二枚嚼敷患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马槟榔》

本草纲目 · 木部 · 沉香

形式:

释名 沉水香、蜜香。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南越志言交洲人称为蜜香,谓其气如蜜脾也。梵书名阿迦卢香。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风水毒肿,去恶气。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并宜酒煮服之。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附方 诸虚寒热,冷痰虚热,冷香汤;用沉香,附子(炮)等分,水一盏,煎七分,露一夜,空心温服。 胃冷久呃;沉香,紫苏,白豆蔻各一钱,为末。每柿蒂汤服五七分。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沉香》

本草纲目 · 果部 · 吴茱萸

形式:

气味 辛、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妇女阴寒,久不受孕。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胃气虚冷,口吐酸水。用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转筋入腹。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得泻即愈。 老人多年水泄。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戊己丸”。又方:用川黄连二峡谷、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三十丸。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此方名“变通丸”。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五十丸。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此方名“二色丸”。 腹中积块。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牙齿疼痛。用茱萸煎酒含漱。 老小风疹。用茱萸煎酒涂搽。 痈疽发背。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发服。 附方 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的止痛、止呕作用。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吴茱萸》

本草纲目 · 果部 · 慈姑

形式:

释名 藉姑、水萍、河凫茈、白地栗。苗名剪刀草、箭搭草。 气味 (根)苦、甘、微寒、无毒。 主治 产后血闷、胞衣不下、石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慈姑》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