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沿着汝挨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莫在清早。
沿着汝挨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
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注释
遵:循,沿。
汝:汝挨,源出挨南省。
坟(fén):水涯,大堤。
条枚: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君子:此指在外服役或为官的丈夫。
惄(nì):莫,一说忧愁。
调(zhōu):又作“輖”,“朝”(鲁诗此处作“朝”字),早晨。
调莫:早上挨饿,以喻男女欢情未得满足。
肄(yì):树砍后再生的小枝。
遐(xiá):远。
鲂(fánɡ)鱼:鳊鱼。
赬(chēng):浅红色。
毁(huǐ):同“燬”。火,齐人谓火为毁。如火焚一样。
孔:甚。
迩(ěr):近,此指迫近莫寒之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在诗之首章,“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在高高的汝河大堤上,有一位凄苦的妇女,正手执斧子砍伐山楸的树枝。其实已透露了消息,采樵伐薪,本该是男人担负的劳作,现 在却由织作在室的妻子承担了。读者不禁要问:她的丈夫究竟到哪里去了?竟就如此忍心让妻子执斧劳瘁!“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二句的跳出,即隐隐回答了此中缘由:原来,她的丈夫久已行役外出,这维持生计的重担,若非妻子没有人能来肩负。“惄”者忧也,“调饥”者朝食未进也。满腹的忧愁用朝“饥”作比,自然只有饱受饥饿折磨的人们,方有的真切感受。那么,这倚徙“汝坟”的妻子,想必又是忍着饥饿来此伐薪的了,此为文面之意。“朝饥”还有一层意思,它在先秦时代往又被用来作男欢女爱的隐语。而今丈夫常年行役,他那可怜的妻子,享受不到丝毫的眷顾和关爱。这便是首章展示的女主人公境况:她孤苦无依、忍饥挨饿,大清早便强撑衰弱之身采樵伐薪。当凄凉的秋风吹得她衣衫飘飘,大堤上传送来一声声“未见君子,惄如调饥”的怆然叹息时,令人闻之而酸鼻。

  第二章诗情发生了意外的转折。“遵彼汝坟,伐其条肄”二句,不宜视为简单的重复:“肄”指树木砍伐后新长的枝条,它点示了女主人公的劳瘁和等待,秋往春来又捱过了一年。忧愁悲苦在岁月漫漫中延续,期待也许早已化作绝望,此刻却意外发现了“君子”归来的身影。于是“既见君子,不我遐弃”二句,便带着女主人公突发的欢呼涌出诗行。不过它们所包含的情感,似乎又远比“欢呼”要丰富和复杂:久役的丈夫终于归来,他毕竟思我、爱我而未将我远弃,这正是悲伤中汹涌升腾的欣慰和喜悦;但归来的丈夫还会不会外出,他是否还会将我抛在家中远去?这疑虑和猜思,难免又会在喜悦之余萌生;然而此次是再不能让丈夫外出的了,他不能将可怜的妻子再次远弃。这又是喜悦、疑虑中发出的深情叮咛了。如此种种,实难以一语写尽,却又全为“不我遐弃”四字所涵容——《国风》对复杂情感的抒写,正是如此淳朴而又婉曲。

  女主人公的疑虑并非多余。第三章开首两句,即以踌躇难决的丈夫口吻,无情地宣告了他还得弃家远役:正如劳瘁的鳊鱼曳着赤尾而游,在王朝多难、事急如火之秋,他丈夫不可能耽搁、恋家。形象的比喻,将丈夫远役的事势渲染得如此窘急,可怜的妻子欣喜之余,又很快跌落到绝望之中。当然,绝望中的妻子也未放弃最后的挣扎:“虽则如毁,父母孔迩!”这便是她万般无奈中向丈夫发出的凄凄质问:家庭的夫妇之爱,纵然已被无情的徭役毁灭;但是濒临饥饿绝境的父母呢,他们的死活不能不顾。

  全诗在凄凄的质问中戛然收结,征夫对此质问又能作怎样的回答。这质问其实贯串了亘古以来的整整一部历史:当惨苛的政令和繁重的徭役,危及每一个家庭的生存,将支撑“天下”的民众逼到“如毁”、“如汤”的绝境时,历史便往往充满了这样的质问。《周南·汝坟》在几经忧喜和绝望后发出的质问,虽然化作了结句中征夫的不尽沉默。但是读者却分明听到了此后不久历史所发出的巨大回音:那便是西周王朝的轰然崩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影响

  相传为孔子编辑成书,集入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作品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类别。而其中的《汝坟》则是我们能见到的歌颂汝州风土人情最早的一首诗。该诗写一位妇女在汝河岸边一边砍柴,一边思念远征未归的丈夫。全诗用语简洁,比喻奇特,思念和哀怨化作缕缕青丝,弥漫于字里行间,纯情感人。风土人情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汝坟》在展示民族文化,促进我国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对于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以为是赞美“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汉刘向《列女传》更附会其说,指实此乃“周南大夫”之妻所作,恐其丈夫“懈于王事”,故“言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也。《韩诗章句》则以为,此乃妇人“以父母迫近饥寒之忧”,而劝夫“为此禄仕”之作,显然并无赞美“文王之化”的“匡夫”之义。近人大多不取毛、韩之说,而解为妻子挽留久役归来的征夫之作,笔者以为似更切近诗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背景,《毛诗序》以为是赞美文王的教化在汝坟这个国家施行的很好,妇人能劝诫丈夫尽力正直卫国而流传下来的民歌。但是近人大多认为这是妻子挽留久役归来的征夫而唱的诗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煌煌京洛行

形式: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 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 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 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 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 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 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 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复制 曹丕 《煌煌京洛行》
类型:

矫志诗

形式:

芝桂虽芳,难以饵鱼。 尸位素餐,难以成居。 磁石引铁,于金不连。 大朝举士,愚不闻焉。 抱璧涂乞,无为贵宝。 履仁遘祸,无为贵道。 鹓雏远害,不羞卑栖。 灵虬避难,不耻污泥。 都蔗虽甘,杖之必折。 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济济唐朝,万邦作孚。 逢蒙虽巧,必得良弓。 圣主虽知,必得英雄。 螳螂见叹,齐士轻战。 越王轼蛙,国以死献。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覆之帱之,顺天之矩。 泽如凯风,惠如时雨。 口为禁闼,舌为发机。 门机之闿,楛矢不追。

复制 曹植 《矫志诗》
类型:

公宴

形式: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复制 曹植 《公宴》
类型:
山水 

大墙上蒿行

形式:

阳春无不长成, 草木群类。随大风起,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 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 人生居天地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 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猗罗轻凉。 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 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 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 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 何不恣意邀游,从君所喜?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 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 驳犀标首,玉琢中央。 帝王所服,辟除凶殃。 御左右,奈何致福祥。 吴之辟闾,越之步光, 楚之龙泉,韩有墨阳, 苗山之铤,羊头之钢, 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 曾不知君剑良绮难忘。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 饰以翠翰,既美且轻。 表容仪,俯仰垂光荣。 宋之章甫,齐之高冠, 亦自谓美,盖何足观。 排金铺,坐玉堂。 风尘不起,天气清凉。 奏桓瑟,舞赵倡。 女娥长歌,声协宫商。 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酌桂酒,脍鲤鲂。 与佳人期为乐康。 前奉玉巵,为我行觞。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 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 为何自苦,使我心悲?

复制 曹丕 《大墙上蒿行》
类型:

朔风诗

形式:

仰彼朔风,用怀魏都。 原骋代马,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思彼蛮方。 原随越鸟,翻飞南翔。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脱若三秋。 昔我初迁,朱华未希。 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 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子好芳草,岂忘尔贻? 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君不垂眷,岂云其诚? 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弦歌荡思,谁与消忧? 临川暮思,何为泛舟? 岂无和乐,游非我邻。 谁忘泛舟?愧无榜人。

复制 曹植 《朔风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