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彊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马夬><马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评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斯介绍和李斯诗词大全

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
复制作者 李斯
猜您喜欢

青玉案

形式:

寒风忽起行人路。尽卷却、征尘去。极浦千帆林外度。 东邻索饮,归途醉语,不记从来处。 葵梢欲烂秋容暮。酩酊难吟独醒句。眼见平江心已许。 可能当得,鉴湖风味,独钓溪桥雨。

复制 曹尔堪 《青玉案》
类型:

水调歌头 其一 野园即景

形式:

简僻辞城市,努力到东皋。尘喧不敢入耳、风日静衡茅。 傍屋新蒸红柿,贴岸交垂青楝,暖旭上林梢。拄杖声微响,有客到门敲。 棘为墙,书作枕,颇清高。随心自有乐事、恩怨等鸿毛。 高大王家台榭,婉转谢公丝竹,今日尽蓬蒿。饮酒栽花外,何物使神劳。

复制 曹尔堪 《水调歌头 其一 野园即景》
类型:

满江红 其十二 酬赠既庭兼示吴敬生兄弟

形式:

小宋才华,过八斗、墨池春涨。棕鞋健、来寻幽径,草堂无恙。 花影静移清簟外,燕雏欲出空梁上。况脯修、教授满河汾,诸生饷。 日气薄,云光漾。自畴昔,同酬唱。上禹陵梅市,繁筝妙酿。 行止于今犹可共,乌皮几与青藤杖。待微凉、携手访延陵,诹新状。

复制 曹尔堪 《满江红 其十二 酬赠既庭兼示吴敬生兄弟》
类型:

满江红 其二十八 思隐和悔庵二调

形式:

志在桑榆,灵雨后、星言夙驾。休更说、洛阳纸贵,文章脍炙。 旧友应刘俱宿草,避人沮溺惟耕稼。茂林边、莺语剧轻圆,如同话。 松似幕,藤为架。蜗壳屋,鱼鳞汊。觉此中全胜,玉堂休暇。 偃蹇青衫空有泪,清狂白眼时遭骂。且都忘、独酌看庭前,花开谢。

复制 曹尔堪 《满江红 其二十八 思隐和悔庵二调》
类型:

水调歌头 其三 赠歌者

形式:

五月黄梅雨,莺啭苎衫天。西园恰有新曲、雁柱泻珠圆。 初似奔泉决溜,又似小窗儿女,银甲蹙鹍弦。红粉围香阵,花颤舞筵前。 凉州调,渭城唱,剧堪怜。怜伊入破余响、铁马斗风烟。 星散何戡歌板,灰冷宁王玉笛,肠断旧姻缘。流落贺怀智,老大李延年。

复制 曹尔堪 《水调歌头 其三 赠歌者》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