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鉴赏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 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长卿介绍和刘长卿诗词大全

刘长卿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字文房。早岁居洛阳。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唐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释褐长洲尉。唐肃宗至德三载(西元七五八年)摄海盐令。同年以事下......
复制作者 刘长卿
猜您喜欢

赐兰堂寿宴诗四首 其一

形式:

绿发朱颜却杖扶,行年七十似儿驹。 一夔端许谐虞乐,群凤粉看集帝梧。 天漾酒旗星海动,地蟠灯树月轮孤。 华阳大有登真宴,得似长筵此会无。

复制 钱谦益 《赐兰堂寿宴诗四首 其一》
类型:

叠前韵送别研祥梦蜚三首 其三

形式:

少别千年近隔旬,劳人亭畔尽劳人。 谁家窟室能逃世,何处巢车可望尘。 问字总归沙数劫,相看已属意生身。 童初近有登真约,为我从容扣侍晨。

复制 钱谦益 《叠前韵送别研祥梦蜚三首 其三》
类型:

和归玄恭

形式:

樗栎馀生倚不材,老颠风景只堪哀。 已拚身是沟中断,未省心同劫后灰。 何处青蛾俱乞食,几多红袖解怜才。 后堂丝竹知无分,绛帐还应为尔开。

复制 钱谦益 《和归玄恭》
类型:

东皋老僧

形式:

春深花柳隐东皋,独抱军持护寂寥。 一室香灯尘刹在,六时梵呗劫轮销。 枝头怖鸽依林木,钵里眠龙应海潮。 天眼定中常不昧,金轮时见鬼神朝。

复制 钱谦益 《东皋老僧》
类型:

读梅村宫詹艳诗有感书后四首 其一

形式:

上林珠树集啼乌,阿阁斜阳下碧梧。 博局不成输白帝,聘钱无藉贳黄姑。 投壶玉女和天笑,窃药姮娥为月孤。 凄断禁垣芳草地,滴残清泪杀蘼芜。

复制 钱谦益 《读梅村宫詹艳诗有感书后四首 其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