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鉴赏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红藕”,即粉红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情人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这首诗的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指出,这三句从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这说明,诗词创作虽忌模拟,但可以点化前人语句,使之呈现新貌,融人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点化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仅变化原句,而且高过原句。李清照的这一点化,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李句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离不开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同时,篇也离不开句,全篇正因这些醒人眼目的句子而振起。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超逸,令人醒目”,读者之所以特别易于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其原因在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清照介绍和李清照诗词大全

李清照

李清照,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
复制作者 李清照
猜您喜欢

中东感事

形式:

忆昔中原汉道恢,宸游直过琅琊台。 海西白狄占星至,关上青牛望气来。 益地图从王母送,受降城向武皇开。 只今九叶思前事,无复经纶草昧才。 世界方今号共和,英雄才岂老瞒过。 华夷獶杂衣冠尽,人物萧条制作多。 玉牒空移秦历数,金瓯谁补汉山河。 可怜海外珠崖郡,付与东荒作逝波。 血雨腥风处处流,蓬莱真个作蓬邱。 万家痛哭仍苛虎,九海孤穷更聚鸠。 罗掘一空兵不厌,怨仇交积主无忧。 管宁穿榻辽东地,懒把馀生计去留。 兵气漫天日月昏,深山大泽亦风云。 凯旋酒犒花门队,鏖杀戈来輴板军。 麛鹿毁胎方扫穴,貔貅见馘忽亡群。 洞黎亦有枭雄辈,请与中原猛士闻。

复制 洪繻 《中东感事》
类型:

停战遣使纪事

形式:

汉武射蛟临海岱,海水沸起蛟龙背。昆明习战战士多,楼船百万皆鹳鹅。 海战虽失陆战兴,大冶堇山可铸兵。又况燕云森壮士,一朝众志自成城。 君不见范阳鼙鼓动地来,李郭壁垒风云开。金人马足中原播,宗岳韩刘一战破。 国家练军祸乱秋,志士义旗有同仇。升平安坐谈韬略,临时或付流水流。 田单即墨犹保燕,长城万里夫何忧。堪恨停战沮士气,楚人之鬼越人禨。 百万锋铓忽藏韬,战士坐甲空歔欷。闻道使者出东洋,无从得见东倭王。 丧邦辱国此为甚,丛神土偶盈庙廊。更闻上相欲亲使,包羞忍耻成何事。 幄帷画虎付虚空,肉袒牵羊甘跋踬。积重如今竟难回,几时疆土可重恢。 沧海日到榑桑暗,阳阿晞发心为灰。

复制 洪繻 《停战遣使纪事》
类型:

澎湖失守纪事

形式:

杀气阴风北斗高,轰轰雷霆殷海涛。仰首但见天周遭,鬨耳群惊海煎熬。 千里逝水闻滔滔,出地霹雳欢蛟鳌。电音驿至报胜仗,明朝溃卒随波逃。 依稀败耗人未信,溃卒登岸如猬毛。市中咆喊虎怒号,战阵驱来羊一牢。 呜呼,四万义军同日死,陈涛之罪千秋指。今日战士望风奔,保全首领走而已。 争诧西洋炮火神,中国炮火日日新。军不训练弃与敌,城垒有炮奈无人。 岁未月卯日庚午,蓬莱海岱生烟尘。春风吹浪作号泣,鲸鲵小丑抉龙鳞。 汉廷元老筹妙策,议和遣使出天津。

复制 洪繻 《澎湖失守纪事》
类型:

田野即事

形式:

村家何错落,村树何凌乱。 一径长逶迤,四野青草断。 道旁一老翁,牵萝发浩叹。 茅屋颠风飘,禾田恶水漫。 穷民兼饿殍,腹枵已年半。 荒鸡号昏宵,鳏鱼旷晨旦。 出门天地空,四顾无樵爨。 官吏日叩门,敲扑驱种蔗。 糖税归国家,糖利归会社。 农户绝饔飧,啼饥穷日夜。 农夫剧苦辛,为农难为稼。 蔗田虽有收,贱估不论价。 昨来大雨风,蔗苗况如赭。 徙倚到东皋,嗷嗷盈四野。 去年雨烂苗,今年风残稻。 陂塘处处乾,水租徵更早。 野田璺如龟,无禾亦无草。 农夫畏出门,坐饿成枯槁。 妇孺啼于床,牛羊号于皂。 粒米贵如珠,况乃乏刍稿。 荷锄何处施,悠悠望有昊。 潦后布旱云,雨露绝点滴。 四野烂如泥,炎威乃赫赫。 枯苗涸田间,峥嵘日火赤。 万户亿人家,群饥成菜色。 此间祲气多,有雨亦无泽。 况乃恒阳天,庶草何由殖。 薰风来若丝,解愠空太息。

复制 洪繻 《田野即事》
类型:

岛上

形式:

岛上事萧萧,重关阻客轺。 云封闽海雨,水落浙江潮。 淡菜高丽脆,樱花日本娇。 谁营南北路,十载始通桥?

复制 洪繻 《岛上》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