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类型:

赏析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而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鲜明的特色。如果说,“宜尔子孙”的三致其辞,使诗旨显豁明朗;那么,六组叠词的巧妙运用,则使全篇韵味无穷。《诗经》运用叠词颇为寻常,而《螽斯》的独特魅力在于:六组叠词,锤炼整齐,隔句联用,音韵铿锵,造成了节短韵长的审美效果。同时,诗章结构并列,六词意有差别,又形成了诗意的层递:首章侧重多子兴旺;次章侧重世代昌盛;末章侧重聚集欢乐。由此看来,方氏的评语似可改为:诗虽平说,平中暗含波折;六字炼得甚新,诗意表达圆足。另外,在朱熹《诗集传》中,《螽斯》是比体首篇,故用以释比。其实,通篇围绕“螽斯”着笔,却一语双关,即物即情,物情两忘,浑然一体。因此,“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可以说是《诗经》中不多见的象征性意象。

  关于诗旨,《毛诗序》云:“《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点出了诗的主旨,但拖了一个经学的尾巴。朱熹《诗集传》承毛氏之说。还作了“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的发挥,没有贯彻其“《诗》作诗读”的主张。对此,姚际恒一并认为“附会无理”(《诗经通论》);方玉润进而指出:诗人措词“仅借螽斯为比,未尝显颂君妃,亦不可泥而求之也。读者细咏诗词,当能得诸言外”(《诗经原始》)。确实不可泥求经传,而应就诗论诗。

  体会意象,细味诗语,先民颂祝多子多孙的诗旨,显豁而明朗。就意象而言,飞蝗产卵孵化的若虫极多,年生两代或三代,可谓是宜子的动物。诗篇正以此作比,寄兴于物,即物寓情;“子孙众多,言若螽斯”,即此之谓。就诗语而言,“宜尔子孙”的“宜”,有“多”的含义;而六组叠词,除“薨薨”外,均有形容群聚众多之意。易辞复唱,用墨如泼,正因心愿强烈。“子孙”,是生命的延续,晚年的慰藉,家族的希望。华夏先民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尧舜之世已深入民心。《庄子·天地》篇有“华封人三祝”的记载:尧去华地巡视,守疆人对这位“圣人”充满敬意,衷心地祝愿他“寿、富、多男子”。而再三颂祝“宜尔子孙”的《螽斯》,正是先民这一观念诗意地热烈抒发。

  就诗篇编排而言,前篇《国风·周南·樛木》祝贺新婚幸福,此篇继而祈颂多生贵子,不仅顺理成章,或恐正是编者苦心所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佚名介绍和佚名诗词大全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题岳阳楼

元代 : 小云石海涯
形式:

天远岳阳楼影孤,下窥梦泽渺平芜。 城南老树依然在,试问仙童重到无。

复制 小云石海涯 《题岳阳楼》
类型:

题陈北山扇五首

元代 : 小云石海涯
形式:

秋鸣无数醉秦娥,却把轻风惹扇罗。 明月碧澄天似水,此山云气动纤波。

复制 小云石海涯 《题陈北山扇五首》
类型:

辞世诗

元代 : 小云石海涯
形式:

洞花幽草结良缘,被我瞒他四十年。 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明月一般圆。

复制 小云石海涯 《辞世诗》
类型:

美人篇

形式:

仙风雕雪玲珑温,吴姬剪月纤纤昏。 行云补髻翠光滑,凤凰叫落空山月。 手摘闲愁八字分,春山恨重画不伸。 肌浓汗腻朱粉匀,背人挥泪妆无痕。 霜刀自制石榴裙,闭门不识诸王孙。 绿烟熏透蓝田玉,罗带随风换装束。 飞鸟衔怨过长门,芳菲不忍韶华屋。 连环步窄玉佩响,霓裳袖阔春风长。 钏松腕瘦觉多情,举手搔天天亦痒。 锦香帐冷兰灯沈,落花不入芙蓉衾。 三山路杳银河深,彩鸾高诉愁人心。 天与美人倾国色,不如更与美人节。 梦里梅花梦外身,万古千年对明月。

复制 贯云石 《美人篇》
类型:

君山行

元代 : 小云石海涯
形式:

北溟鱼背几千里,负我大梦游弱水。 蓬莱隔眼不盈拳,碧落香销吹不起。 茜裙女儿怀远游,远人不归明月羞。 宝钗绾髻翠欲流,凤鬟十二照暮秋。 女娲炼石补天手,手拙石开露天丑。 琼楼玉宇亦人间,直指示君君见不。 斯须鱼去梦亦还,白云与我游君山。

复制 小云石海涯 《君山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