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赏析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前389?―前286?),战国时宋国人,思想家,庄子和老子同属道家学派,合称“老庄”。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庄子对当时的兼并战争、剥削压迫乃至“人为物役”等现象极端不满,但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中,他只希望在黑暗的社会中生活得愉快,能够顺其自然,得尽天年。于是,他以“道”为师,企图通过“心斋”、“坐忘”等方式与“道”融为一体,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无差别境界,而获得“逍遥游”,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庄子《秋水》本义是讨论价值判断的相对性,我们现在可以视之为相对独立的一篇选文,而给予积极的解释,获得新的启迪。《秋水》篇的主体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七番对话,本文只节选了其中的第一部分。

  本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导论,写河伯观念的变化。初与百川比,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了。后与北海若比,河伯才知自己并非天下最大,引出与北海若的对话。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本论,写北海若的观点: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可自多的。北海若的这段对话可分四层:第一层“曲士不可语道”,而河伯观于大海,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而“可与语大理矣”。第二层“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为什么呢?因为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海比河大,却比天小,所以没什么可自多的。第三层进一步阐述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比,四海小;中国和海内比,中国小;人和万物与九州比,人都是小的。第四层所谓五帝、三王、仁人、任士所从事的事业都不过是“毫末”,伯夷辞让周王授予的职位,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孔子谈论“仁”、“礼”,也都是“毫末”。伯夷为名,孔子为博,都是自多,都是错的。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在整体构思上,本文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庄子》散文在先秦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

  论证上,多用形象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用比喻说理多是由个别到个别的比较论证法。运用比较论证法中,又包含性质相似的类比论证法,如“拘于虚”之井蛙、“笃于时”之夏虫与“束于教”之曲士之间的比较,便是类比论证;还包含性质相反的对比论证法,如“束于教”之“曲士”与“观于大海”,已知己丑、可与语大理的河伯之间的比较,便是对比论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褚生介绍和庄子诗词大全

褚生

...
复制作者 庄子
猜您喜欢

琵琶仙张白琴有还湘之赋,索词为别

形式:

归种桃花,楚云满、故国仙林如缬。林外横笛呼犍,春泥渐啼滑。乡绪引、江关倦客,奈歧路、短丝难折。落手沧洲,当歌白日,珍重华发。 旧题句、银烛西楼,梦尘剪、东风黯销歇。谁遣一艎新水,送飞花如雪。中夜起、吴鸿试数,对月明、酒醒伤别。底事抛得鸱夷,五湖空说。

复制 朱祖谋 《琵琶仙张白琴有还湘之赋,索词为别》
类型:

水调歌头 · 壬戌七月十六日甘翰臣招同王息存、王病山、况夔笙、潘饼庵、劳敬修及令弟璧生、子季、闰生非园秋禊,赋此纪事

形式:

今岁不闰夏,昨夕已中秋。但期风月佳耳,何地不清游。尽有婵娟花竹,难得肝肠冰雪,尔汝狎盟鸥。胸次几丘壑,老子已菟裘。 我知君,君傲我,醉乡侯。掀髯一笑,纵非吾土且登楼。有弟相非食肉,有妇相呼谋酒,客至亦浮休。扬觯论齐物,何必问黄州。

复制 朱祖谋 《水调歌头 · 壬戌七月十六日甘翰臣招同王息存、王病山、况夔笙、潘饼庵、劳敬修及令弟璧生、子季、闰生非园秋禊,赋此纪事》
类型:

鹧鸪天 · 其一韩江小舟,庳篷狭舷,制如吾乡乌杉,连朝春晴,行潮嘉闲,烟韶月媚,清远山水,恍贡眉睫,悠然空谷之见似人也

形式:

沙尾风痕约晚凉。雨馀山语响匡床。罗文水比空奁定,品字帆如画扇张。 尘世事,水云乡。鸱夷好计苦参商。梦回月到乌篷罅,便认双溪夜渡航。

复制 朱祖谋 《鹧鸪天 · 其一韩江小舟,庳篷狭舷,制如吾乡乌杉,连朝春晴,行潮嘉闲,烟韶月媚,清远山水,恍贡眉睫,悠然空谷之见似人也》
类型:

水龙吟 · 其一城西访伯厚坐清佳堂偶述

形式:

雁霜微坏林衣,好山青出无人境。溪流云去,塔邀烟止,秋坰如镜。懒与呼筇,嗒焉隐几,炉薰初定。背阑干一角,枯香冷翠,留不得、惊鸥影。 最忆凌沧佳兴,驻飞仙、亲题吴艇。因依未了,西龛香火,南园觞咏。蛮羽无聊,斜阳不管,荒波变景。漫商量后约,秋心似叶,堕虚帘暝。

复制 朱祖谋 《水龙吟 · 其一城西访伯厚坐清佳堂偶述》
类型:

惜红衣 · 叔问既示新词,又疏论白石旁谱,稽撰同异,谓次旬日字为韵,证以梦窗、莱老二阕,足破红友疑尘。爰用其说和白石是解其二

形式:

倦舸随潮,回筒限日,病销吟力。抱魄江蟾,吹镫半规碧。清弦误转,谁解顾、当筵琴客。春寂。香暗影疏,说梅边声息。 西风满陌。来去吴尘,闲愁乱云藉。沧洲梦在旧国。雁行北。解惜暮年词赋,都是庚郎经历。要旧狂同理,题醉一园枫色。

复制 朱祖谋 《惜红衣 · 叔问既示新词,又疏论白石旁谱,稽撰同异,谓次旬日字为韵,证以梦窗、莱老二阕,足破红友疑尘。爰用其说和白石是解其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