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乐”的解释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田园小诗,虽无深意,却具恬适、自然的情致。

  来凉”是一种来心境”,很不好表现,所以,必须采用以来物境”来表达来心境”的手儿,通俗一点说,就是化无形为有形,构成诗中的来图画”,以渲染气氛。诗人用白描的手儿勾勒出三幅小画面,第一幅是稻田,从它灌满了水和长得绿油油、齐整整的稻叶中透出凉意。第二幅是树丛,来晓”字自含凉意,低压的雾气也自含凉意,来日”本有热意,因其初升,故也来沧沧凉凉”,何况其穿树而来。第三幅是飞莺,黄莺儿越过田野,飞向晨雾迷蒙的山阴,纳凉去了,诗人的心中仿佛也顿生凉意。把这三幅小画面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清新、明快的田园山水大图画。

  由此,来新凉”这一心境,也就从这大图画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里渗透出来。而那黄莺的啼鸣,又为这幅大图画添上画外音,呼唤诗人投身其中,共纳新凉。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一吟即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褚生介绍和孔子及其弟子诗词大全

褚生

...
复制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猜您喜欢

登雪浪

形式:

四方灰志久,攀陟力犹能。 不觉身高处,无穷眼界增。 天空山点点,云末水层层。 钟磬时方举,松归见一僧。

复制 萧光绪 《登雪浪》
类型:

吊步香诗十首 其四

形式:

匹夫螳怒敢车当,捐殉非因国士偿。 万众流芳书不尽,岂图身后姓名香。

复制 萧光绪 《吊步香诗十首 其四》
类型:

吊步香诗十首 其二

形式:

三百年培国泽长,凭城不屈志何强。 死忠到底忠非死,永劫应闻侠骨香。

复制 萧光绪 《吊步香诗十首 其二》
类型:

又招隐诗十九首 其六

形式:

辟俗膏肓岂钓名,徘徊身世不胜情。 榛苓空忆西方美,冰雪徒嗟东郭生。 水逝三湘骚未续,门仍五柳传宜精。 唐虞不易巢由介,碧水丹山别样晴。

复制 萧光绪 《又招隐诗十九首 其六》
类型:

招隐诗十九首 其一 原注步钱季霖秋日作韵有刻节录七首

形式:

长吁终日竟何因,日月应怜率土臣。 燃烬未闻肠欲冷,卧薪何补事成陈。 心坚爱鼎我非贵,骨傲时妆众所嗔。 已矣老农堪没世,忍称投阁大夫新。

复制 萧光绪 《招隐诗十九首 其一 原注步钱季霖秋日作韵有刻节录七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