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类型:

赏析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这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著名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说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如《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小雅·小弁》“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即是。这种谐音双关对后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然“山”句为“A有B兮B有C”句式,“沅”句为“A有B兮C有D”句式,亦有不同),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深受楚声的影响。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佚名介绍和佚名诗词大全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咏雪拟东坡叉尖二韵 其三

形式:

阴重翻怜晓色严,襄阳驴背独心忺。 遥看极浦沙千里,晴见危峰翠一尖。 豪客围炉争按曲,美人呵镜懒开奁。 宁知尚有孙康在,捡尽寒斋字几签。

复制 吴绮 《咏雪拟东坡叉尖二韵 其三》
类型:

闰上己

形式:

巳敲槐火过云龛,谷雨花开色正憨。 浮世几逢春百二,佳辰又见日重三。 湔裙水上添新涨,捧剑波心异旧谈。 寄语永和诸胜客,茂林修竹更须探。

复制 吴绮 《闰上己》
类型:

张偕石陈鹤山携尊集种字林

形式:

高怀如尔信难俦,春至先为醉客谋。 载酒竟过扬子宅,倾囊不惜马卿裘。 偶探好句争传写,共爱深情任拍浮。 从此西园称胜事,南皮宁复羡应刘。

复制 吴绮 《张偕石陈鹤山携尊集种字林》
类型:

怀丰携具同诸子饮莼芗舸分韵得乡字

形式:

子荆高致不寻常,蛮榼携来坐晚凉。 桐叶碧喧过急雨,竹梢红剩袅残阳。 隋桥正有吹箫恨,漆室徒烦倚柱伤。 金垒满前须酩酊,肯教薄醉不成乡。

复制 吴绮 《怀丰携具同诸子饮莼芗舸分韵得乡字》
类型:

澄江九日作

形式:

清秋重系剡溪船,借榻萧斋意惘然。 岁序催人还九日,江山别我己三年。 黄花插帽非吾土,红粉持觞总各天。 笑杀白衣人不见,凭谁酬赠酒家钱。

复制 吴绮 《澄江九日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