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问题探究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论证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子介绍和孟子诗词大全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
复制作者 孟子
猜您喜欢

咏宁国院

形式:

今古区区滚世埃,此中莲社为谁开。 从教靖节攒眉去,却喜刘雷拄步来。 百计坦平心地静,点光回照玉蕖开。 翻嗟当日陶彭泽,拍手空歌归去来。

复制 释元照 《咏宁国院》
类型:

求法颂

形式:

僧统号求法,乃见出家心。 未审以何求,为求便等法。 了知求即法,无复更他求。 将求求佛法,何不自求求。

复制 释元照 《求法颂》
类型:

上苏子瞻

形式:

文章落落昌黎老,风物萧萧李谪仙。 二子本来为独擅,使君才力已双全。

复制 释仲渊 《上苏子瞻》
类型:

过邠州留题

形式:

多少樊笼不敢开,强拘物性要相陪。 何时得似邠州守,德政临民鹤自来。

复制 窦仪 《过邠州留题》
类型:

送务绅禅者分卫歌

形式:

豁灵明,开正道,脱却多年肮臭破布袄。 顶门一扎,眼睛便定动,如今识得无能老天。 真智现,非作造,卷衲携筇下云峤。 直去庐陵化有缘,万户千门须遍到。 禾山鼓,清平调,俯仰顺从心一照。 那边若遇本色人,点著皆知妙不妙。 子莫学,石头老,书信不通行太早。 得个清源鈯斧儿,南台石上锄荒草。

复制 释梵言 《送务绅禅者分卫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