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注释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huán):围。
之:代这座城
而:连词表转折。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而:连词表递进。
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是:这。
也:表判断语气,“是”。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
米粟(sù):粮食。
多:充足。
委:放弃。
而:然后
去:离开。
之: 代词,代“城”。
是:代词,这
故: 所以。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以: 凭借。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固:使巩固。
国:国防。
山溪:山河。
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威:震慑。
以:凭借,依靠之意。
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寡:少。
之至:到达极点。之:去,往,到。至:极点。
畔:同“叛”,背叛。之:代词他,指失道之人。
顺: 归顺,服从。
以: 凭借,靠。
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故:所以。
有:要么,或者。
胜: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子介绍和孟子诗词大全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
复制作者 孟子
猜您喜欢

和与新见赠韵一首

形式:

高阁层轩野水西,白云长此护幽栖。 买田只为开三径,莳药还须满百畦。 春去林中花自发,客来竹下鸟先啼。 夜游何事频携烛,明月纷纷随杖藜。

复制 王立道 《和与新见赠韵一首》
类型:

夏夜同唐应德王道思寻顾与新清溪别业主人追至设燕

形式:

扶疏嘉树荫清流,卜筑曾闻顾虎头。 乘兴不须题凤字,逃空聊复上渔舟。 忽逢名胜尊前集,好伴沈冥物外游。 湖上秋风芳杜晚,月明相忆仲宣楼。

复制 王立道 《夏夜同唐应德王道思寻顾与新清溪别业主人追至设燕》
类型:

谒于肃悯墓祠

形式:

整顿乾坤事已休,冥心东市更何求。 亦知圣主能怜旧,无那书生欲拜侯。 一木空悲支大厦,两旗犹见度中流。 岳祠相望湖南北,长共忠魂地下游。

复制 王立道 《谒于肃悯墓祠》
类型:

送邹学士赴南京

形式:

摇山仙馆接瀛洲,稷下名儒早见收。 玉笋暂随鹓鹭入,金陵重忆凤凰游。 传经鹤禁恩犹渥,问道鹅湖意始酬。 莫爱江山久留滞,伫看明主待谋猷。

复制 王立道 《送邹学士赴南京》
类型:

送鸿山殿读归省

形式:

珥彤几岁共仙庐,羡子承恩下玉除。 春昼正宜新赐服,山房更检旧藏书。 梦回北阙陈情后,歌倚南山献寿初。 我亦高堂凝望久,不堪千里独离居。

复制 王立道 《送鸿山殿读归省》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