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鉴赏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近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 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传达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进这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叶绍翁介绍和叶绍翁诗词大全

叶绍翁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
复制作者 叶绍翁
猜您喜欢

次韵沈立少卿白鹿

形式:

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 轩除非本性,饮食强依人。 照影冰浮水,飞毛雪洒尘。 独游应已倦,忽见乍疑神。 野色明幽步,烟芜荐卧身。 异姿人共爱,清意尔谁亲。 日暖山苗熟,风微涧草春。 何缘解缰絷,奔放任天真。

复制 苏辙 《次韵沈立少卿白鹿》
类型:

游太山四首初入南山

形式:

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 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 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 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攲侧。 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 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 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 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 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 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 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 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

复制 苏辙 《游太山四首初入南山》
类型:

送交代刘莘老

形式:

建元一二间,多士四方至。 翩翩下鸿鹄,一一抱经纬。 功名更唯诺,爵禄相馈遗。 纵横圣贤业,磊落君臣意。 慷慨鲁诸生,雍容古君子。 扶摇云汉上,睥睨千万里。 入台霜凛然,不肯下词气。 失足青冥中,投命江湖里。 区区留都客,矫矫当世士。 空使往来人,叹息更相指。 我生本羁孤,无食强为吏。 褰裳避涂泥,十载守憔悴。 逝将老茅屋,何幸继前轨。 念君今尚然,顾我真当尔。 百年同一梦,穷达浪忧喜。 有酒慰离愁,贫贱非君耻。

复制 苏辙 《送交代刘莘老》
类型:

两中秋绝句二首

形式:

颍川城下两中秋,金气初凝火尚流。 脾病家人不教饮,官厨好酒亦难求。

复制 苏辙 《两中秋绝句二首》
类型: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形式:

去国日已远,涉江岁将阑。 东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欢。 迁延废行迈,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弃征鞍。 超然脱阛阓,穿云抚朱栏。 下视万物微,惟觉沧海宽。 潮来声汹汹,望极空漫漫。 一一渡海舶,冉冉移樯竿。 水怪时出没,群嬉类豭羱。 幽阴自生火,青荧复谁钻。 石头古天险,凭恃分权瞒。 疑城曜远目,来骑惊新观。 聚散定王业,成毁犹月团。 金山百围石,岌岌随涛澜。 犹疑汉宫廷,屹立承露盘。 狂波恣吞噬,万古嗟独完。 凝眸厌滉漾,绕屋行盘跚。 此寺历今古,遗迹皆龙鸾。 孔明所坐石,牂䍽非人刊。 经霜众草短,积雨青苔寒。 萧翁嗜佛法,大福将力干。 坡陀故镬在,甲错苍龙蟠。 卫公秉节制,佛骨埋金棺。 长松看百尺,画像留三叹。 新诗语何丽,传读纸遂刓。 嗟我本渔钓,江湖心所安。 方为笼中闭,仰羡天际抟。 游观惜不与,赋咏嗟独难。 俸禄藉升斗,齑盐嗜咸酸。 何时扁舟去,不俟官长弹。

复制 苏辙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