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就是傍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外戚。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外戚。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外戚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韩翃介绍和韩翃诗词大全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
复制作者 韩翃
猜您喜欢

早过淇县

形式: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复制 查慎行 《早过淇县》
类型:

寒夜次潘岷原韵

形式: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上,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鸟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复制 查慎行 《寒夜次潘岷原韵》
类型: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

形式:

银鬣金鳞照坐隅,烹鲜连日赐行厨。 感逾学士蓬池鲙,味压诗人丙穴腴。 素食余惭留匕箸,加餐远信慰江湖。 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

复制 查慎行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
类型:

舟夜书所见

形式: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复制 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
类型:

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 其二

形式:

刘鲁封章指摘生,沧浪大可濯尘缨。 肯言预会皆名士,谁似君家老叔平。

复制 查慎行 《送赵秋谷宫坊罢官归益都 其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