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季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注释
采:采集。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三秋:三个秋季。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
岁: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采葛为织布,采萧为祭祀,采艾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劳动。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年)。说一天会像三个月,三个季节,甚至三年那样长,这当然是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区别所在。用这种有悖常理的写法,无非是为了极言其思念之切,之深而已。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此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复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第二章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来代表季节,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易生离别情绪,引发感慨之情,与全诗意境相吻合。

  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流传千古,后人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关于此诗艺术感染力的奥妙,蒋立甫《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说:“妙在语言悖理。”其意是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与“一日”等同,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赠秋浦张明府

形式:

君为秋浦三年宰,万虑关心两鬓知。 人事旋生当路县,吏才难展用兵时。 农夫背上题军号,贾客船头插战旗。 他日亲知问官况,但教吟取杜家诗。

复制 杜荀鹤 《赠秋浦张明府》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形式:

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一宵同。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 求名心在闲难遂,明日马蹄尘土中。

复制 杜荀鹤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山中寄诗友

形式:

山深长恨少同人,览景无时不忆君。 庭果自从霜后熟,野猿频向屋边闻。 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 仙桂算攀攀合得,平生心力尽于文。

复制 杜荀鹤 《山中寄诗友》

秋宿临江驿

形式:

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 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关。

复制 杜荀鹤 《秋宿临江驿》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

形式:

天生仙桧是长材,栽桧希逢此最低。 一自旧山来砌畔,几番凡木与云齐。 回无斜影教僧踏,免有闲枝引鹤栖。 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

复制 杜荀鹤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