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

臣不如

刘氏盟,吕氏争。臣不如陵吕氏獗,刘氏绝臣不如勃? 平乎平乎智有余,胡为甘此两不如。兹言非智还非愚,平乎竟尔为身图。
收藏 李东阳《臣不如》
复制 李东阳《臣不如》
类型:

智通寺对联

清代 : 曹雪芹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收藏 曹雪芹《智通寺对联》
复制 曹雪芹《智通寺对联》
类型:

步月访熙民松孙

籍咸共高致,让地与花居。 闲就涤烦虑,虚廊颇有余。 劫尘消碧宇,凉思泛红渠。 便算今宵乐,吾家月不如。
收藏 张元奇《步月访熙民松孙》
复制 张元奇《步月访熙民松孙》
类型: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 老子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收藏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复制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类型:

次韵边太常

深居休叹食无鱼,诗思春来说有余。 苦爱弄风池畔柳,纤条时拂手中书。
收藏 都穆《次韵边太常》
复制 都穆《次韵边太常》
类型:

稼说送张琥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收藏 苏轼《稼说送张琥》
复制 苏轼《稼说送张琥》
类型: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十九节

孟子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收藏 孟子《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十九节 》
复制 孟子《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十九节 》
类型:

黄帝内经 · 灵枢 · 热病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 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 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看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苛轸鼻,索皮于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热病先身涩倚而热,烦俯,干唇口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热病溢干多饮,善惊,卧不起,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目眦青,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 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热病数惊,瘈瘲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 热病头痛,颞□,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寒热痔。 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络)得气也。 热病挟脐怎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取以第四针,针嗌里。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盛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去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瘲,齿噤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聪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 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趾之端,去爪甲如韭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喉痹舌卷,口中干,烦心,心痛,臂内廉痛,不可及头,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叶。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跷。 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癃取之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男子如蛊,女子如怚,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也。
收藏 王冰《黄帝内经 · 灵枢 · 热病》
复制 王冰《黄帝内经 · 灵枢 · 热病》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二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二》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十二》
类型:

黄帝内经 · 灵枢 · 淫邪发梦

黄帝曰:愿闻淫邪泮衍,奈何?歧伯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于府,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淫于藏,则有余于内,不足于外。 黄帝曰:有余不足,有形乎?歧伯曰: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写之,立已。 厥气客于心,则梦见邱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邱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胱,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内;客于项,则梦斩首;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苑中;客于股肱,则梦礼拜起;客于胞,则梦溲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也。
收藏 王冰《黄帝内经 · 灵枢 · 淫邪发梦》
复制 王冰《黄帝内经 · 灵枢 · 淫邪发梦》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