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深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
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人穿的深衣,是有一定的尺寸样式的,以合乎规、矩、绳、权、衡的要求。深衣的长度即令再短,也不能够露出脚背;即令再长,也不能够拖拉住地。裳的两旁都有宽大的余幅作枉,穿着时前后两枉交叠。深衣腰围的宽度,是深衣下缉的一半。袖子与上衣在腋下连合处的高低,以可以运肘自如为原则。袖子的出手部分的长度,以反折过来刚好到肘为合度。腰间大带的位置,下面不要压住大腿骨,上面不要压住肋骨,要束在大腿骨之上、肋骨之下的无骨部位。 深衣裁制的方式:上衣用布六幅,下裳用布六幅,共十二幅,以象征一年有十二个月。圆形的袖口,用以象征圆规。方形的交领如矩,用以象征品行方正。背缝像墨线似的从后背直到脚后跟,用以象征品行正直。裳的下缉如秤杆秤锤,用以象征公平。袖口之所以象征圆规,是为了举手抬脚都合乎礼貌;背缝如墨线与领口如曲尺,是表示为政要正直、品行要端方。所以《易经》上说:坤卦六二艾的动态,不但表示直,而且表示方。裳的下缉像秤杆秤锤,是表示没有偏颇而把心放平。因为深衣符合规、矩、绳、权、衡五个方面的要求,所以圣人要穿它。规与矩,取其大公无私之义;绳,取其正直之义;权与衡,取其公平之义。所以先王很看重深衣。穿着深衣,可以习文,可以练武,可以作为摈相,可以、带领部队,样式完备,做起来省力,是朝服、祭服以外最好的衣服了。 如果父母及祖父母都双双健在,所穿的深衣就用带有五彩花纹的布来镶边。如果只有父母健在,所穿的深衣就用青布来镶边。如果是个父亡母存的孤儿,就用白布来镶边。深衣袖口的镶边,深衣下摆的镶边,深衣裳边的镶边,都是寸半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戴圣介绍和戴圣诗词大全

诗人: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
复制作者 戴圣
猜您喜欢

淮阴杂兴四首 其三

形式:

江左妖氛扫未清,山东豺虎又纵横。 欲令斥堠收烽火,须挽天河洗甲兵。 老马独嘶时北望,宾鸿相唤尽南征。 腐儒愧乏匡时术,搔首风前百感生。

复制 陈基 《淮阴杂兴四首 其三》

寿吴宗师

形式:

九朝冠佩泰阶平,国有儒仙作上卿。 碧海宵晴迎日出,黄庭春暖看云生。 竹间自洗金鹅蕊,花外长留翠凤旌。 莫学华阳贞白老,乞身神武听吹笙。

复制 陈旅 《寿吴宗师》

送杨田甫巡检之官潮阳

形式:

与君相识三十载,邂逅都门白发生。 南海珠明飞别鹤,上林花暖啭新莺。 蜑丁浦口迎官舰,瘴母云头避使旌。 自是升平游宦乐,不教泷吏恼吟情。

复制 陈旅 《送杨田甫巡检之官潮阳》

题熊云巢竹石图

形式:

道人种竹三千个,定有新巢宿凤凰。 石上幽香飘露粉,檐间新绿袅风篁。 天坛月白瑶笙近,水国春寒翠袖长。 见说故人东海上,钓竿日暮倚扶桑。

复制 陈旅 《题熊云巢竹石图》

赋凝春小隐

形式:

一窗花气袭人衣,窗底芳尘暖不飞。 坐久砚池生石雨,海棠枝上雪都晞。

复制 陈旅 《赋凝春小隐》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