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远处的几座孤峰呈现出一派萧瑟愁苦的样子,似乎在酝酿黄昏时的一场大风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天随子一起隐居。可如今像他这样的人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残柳参差不齐地在寒风中飞舞。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阕三仄韵,后阕四仄韵。《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 丁未:即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 吴松:一作“吴淞”,即今吴江市,属江苏省。 燕(yān)雁:指北方幽燕一带的鸿雁。燕,北地也。 无心:即无机心,犹言纯任天然。 燕雁无心:羡慕飞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太湖:江苏南境的大湖泊。 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第四桥:即“吴江城外之甘泉桥”(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以泉品居第四”故名(乾隆《苏州府志》)。 天随:晚唐文学家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何许:何处,何时。 参差:不齐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篇为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自浙江湖州前往苏州访问范成大,途经吴淞所作。吴淞江边,太湖之滨,一路明山秀水,自然引起词人的几多感慨。起句写北国的鸿雁毫无心机,从太湖西畔飞去,随着浮云而去,时序已入深秋。次写山峦气象,几座寂静的山峰清冷、凄苦,仿佛在商量着黄昏时骤雨飞瀑,天气阴沉不开,似愁客情怀,再即景怀古,无限惆怅。下阕写道唐朝陆龟蒙曾隐居在甘泉桥边,词人也打算追随他在甘泉桥边住。“共天随住”只是欲共未共,欲住难住的“拟”而已,一字之中深寄了多少现实的凝重感。末尾以近景残柳垂条参差随风舞收煞,含古今沧桑之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卓人月《词统》:“商略”二字,诞妙。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白石长调之妙,冠绝南宋;短章亦有不可及者,如《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倡,“凭阑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 陈思《白石道人年谱》:案此阕为诚斋以诗送谒石湖,归途所作。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欲雨而待“商略”,“商略”而在“清苦”之“数峰”,乃词人幽渺之思。白石泛舟吴江,见太湖西畔诸峰,阴沉欲雨,以此二句状之。“凭阑”二句其言往事烟消,仅余残柳耶?抑谓古今多少感慨,而垂杨无情,犹是临风学舞耶?清虚秀逸,悠然骚雅遗音。 王国维《人间词话》: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姜夔介绍和姜夔诗词大全

诗人: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
复制作者 姜夔
猜您喜欢

和众异近意

形式:

孤生缩手谢千缘,只有看花最惘然。 为尔分携感秋夜,悬知清怨上吴船。 窗前佳月推仍惜,帘外西风瘦可怜。 好待横波洗英气,鬓丝休拟杜樊川。

复制 黄浚 《和众异近意》

普觉寺卧佛

形式:

未信津梁子亦疲,劳生相对暂低眉。 极知山色非真相,不问泉流回令姿。 举国槐安从起倒,百年兰若与淹迟。 蹇驴归路荒冈晚,触我虚堂雨里思。

复制 黄浚 《普觉寺卧佛》

水榭独成

形式:

又见荷盘出水时,轻衫愁损旧风仪。 已拌此日未足惜,略喜世人无我知。 残砌蛩螀空絮聒,高枝螂雀有孤危。 围天暝色垂垂合,雨槛归心欲语谁。

复制 黄浚 《水榭独成》

夜归偶成

形式:

闵乱忧生意已辛,强持微醉破孤颦。 斜灯药碗终何世,夜雪芦帘负尽春。 国论坐看狙又喜,儒冠自分蠹相亲。 宵残更结移家想,得刺吴船百事新。

复制 黄浚 《夜归偶成》

小至日雪柬又点丈

形式:

骑月乾晴胜晚春,薄裘还贷病馀身。 谁知添线邻长夜,便有飞花衬冷晨。 贞岁应教菑沴尽,索诗聊趁景光新。 先生白战原无敌,挑垒吾甘失步人。

复制 黄浚 《小至日雪柬又点丈》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