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着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类型:

评析

《曲江对雨》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曲江是杜甫长安诗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安史之乱前,他以曲江游宴为题,讽刺诸杨的豪奢放荡。陷居时期,他潜行曲江,抒发深重的今昔兴亡之感。而平乱之后,则大多寓凄寂之境于浓丽之句,表达深沉的悲感与愤慨。《曲江对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苕溪渔隐丛话》: 《尘史》曰:杜审言,子美之祖也。则天时,以诗擅名,与宋之问唱和。其诗有“绾雾青条弱,牵风紫蔓长”……若子美“林花着雨胭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虽不袭其意,而语句、体格、脉络,盖可谓入宗而取法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唐陈彝曰:三、四,杜诗中娇艳者。结说“暂醉”,见此老宿情之薄。周珽曰:深情婉韵,娓娓缱绻,令人可思。 《唐诗评选》: 托意自静,故肓人多所附会。 《杜诗说》: 一“静”字,见出风景寂寥。然景则寂寥,诗语偏极浓艳。 《杜诗详注》: 王彦辅曰:此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蜓所蚀,苏长公、黄山谷、秦少游偕僧佛卬,因见缺字,各拈一字补之。苏云“润”,黄云“老”,秦云“嫩”,佛印云“落”,觅集验之,乃“湿”字也。出于自然。 《唐宋诗醇》: 离乱初复,追思极盛,悄然悲慨,无限深情。后四句一气滚出,仍望有承平之乐,语偏浓至,气自空苍,此中晚所望而不及者也。 《读杜心解》: 是诗不与诸篇一例,神远思深,忆上皇也。对“雨”则景益寂寥,故回首繁华,不堪俯仰,只一“静”字笼通首。 《杜诗镜铨》: 全祖望云:肃宗惑于悍妇,承欢缺如,诗有感于此,而含毫渺然,真温柔敦厚之遗。以丽句写其哀思,尤玉溪所心摹手追者。金钗歌舞,旧地宛然(“林花着雨”四句下)。结语无限低徊。 《网师园唐诗笺》: “江亭”句;雨景如画。“龙武”句写南内凄凉,深情无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甫介绍和杜甫诗词大全

诗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
复制作者 杜甫
猜您喜欢

陪景章诸公游城南兰若

形式:

钟山之南山上头,兰若倚空金碧浮。 一丈斑帘卷秋色,白云似水檐前流。 座中之人五云吏,醉赋登楼立云际。 笔惊风雨落蛮笺,字走龙蛇出天意。 声名自此轻元白,赋罢高歌鬼神泣。 落叶无声卷地来,石阑干外西风急。

复制 史谨 《陪景章诸公游城南兰若》

送陈光远还清平

形式:

雁带秋声出塞云,荻花吹雪暗江滨。 去沽白下桥边酒,来送清平卫里人。 五两风高催画鹢,九溪山险入苍旻。 谁知腰下龙泉剑,曾逐文渊洗瘴尘。

复制 史谨 《送陈光远还清平》

白帝城晚眺

形式:

城郭荒凉秋气深,江山如画一登临。 中原自有刘文叔,应笑公孙错用心。

复制 史谨 《白帝城晚眺》

题琅邪山图

形式:

绿树阴阴石径斜,诸峰罗立带琅邪。 云深亭观知多少,谁是庐陵太守家。

复制 史谨 《题琅邪山图》

云潜

形式:

君不见金华山中牧羊子,踪迹何曾到城市。 一身深隐万重云,天地为家任生死。 朝飧九节蒲,暮采五粒松。 或招安期生,乘云访壶公。 道逢赤松子,翩翩来九峰。 醉拂松花卧松影,白云为衾石为枕,恍疑身在水晶宫。 梦断瑶台不知冷,结庐白云里,逍遥白云中。 咽漱元气,呼吸清风。 与道翱翔,变化无穷。 吁嗟黄公不可从,钟鼎山林各天性,我欲献赋蓬莱宫。

复制 史谨 《云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