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沅江四处水路相通连接着武冈,送你离开没有感到悲伤。
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注释
侍御:官职名。
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
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南部。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乐观开朗的诗词来减轻柴侍御的离愁。而实际上自己却是十分伤感。这种“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离愁。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运用灵巧的笔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更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

  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期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注释

侍御:官职名。 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离伤:离别的伤感。 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乐观开朗的诗词来减轻柴侍御的离愁。而实际上自己却是十分伤感。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离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昌龄介绍和王昌龄诗词大全

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复制作者 王昌龄
猜您喜欢

偶赠

形式:

佳人燕赵独倾城,善舞阳阿掌上轻。 为雨为云不知处,襄王梦里自分明。

复制 张元凯 《偶赠》
类型:

潞河舟中寄朱在明

形式:

潞水潺湲怆旅魂,故人不共月中樽。 如何咫尺春明路,恰似吴门忆蓟门。

复制 张元凯 《潞河舟中寄朱在明》

杂拟诗六首

形式:

东都多妖丽,住近春明门。 单车来侠客,驷马回王孙。 妆成耀皎日,结佩鸣瑶璠。 举止有飞态,流目无定源。 金尊浸圆月,绮被绣双鸳。 色笑延新宠,肝胆怀旧恩。 团扇总含悲,前鱼羞自言。 容华易零落,抚枕忧心烦。

复制 张元凯 《杂拟诗六首》

病起访曹子念

形式:

惆怅朱颜镜里更,尚馀肝胆照人明。 相逢不尽悲歌意,万里沧溟紫霓生。

复制 张元凯 《病起访曹子念》

在明不赴王官之迁却寄

形式:

勋业如山亦易销,况君官不过郎曹。 纵然赋有凌云气,懒向梁园弄彩毫。

复制 张元凯 《在明不赴王官之迁却寄》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