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散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注释
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当政者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作者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此诗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露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诗的头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这样首先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从诗歌创作来说,诗人描写山河的美好,表现出的是一种乐景。接着写到:“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在诗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这里,诗人运用反问手法,不但强化了自己的对这些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忧伤之感。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在诗人看来,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其中的“熏”、“醉”两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个“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醉”字,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游人们”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的丑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这里,诗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西湖”虽在杭州,但说到“西湖”,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处,而且也仅仅是杭州的一个景点。而诗人用“杭州”,就很好地与宋都“汴州”(“汴州”已经被金人占有)对照。在对照中,不但引出“汴州”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义的名称,而且更有助于抒发诗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其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北宋的灭亡,原因当然很多,但统治者的荒淫奢侈必居其一;南宋的偏安,原因也很多,但朝野酣嬉,醉生梦死,也必居其一;林升这首见于《西湖游览志余》的诗,所写正是当时公然的,常见的,谁都不以为奇的,毫不注意的社会现象,给他一写,便觉触目惊心,令人难以为情,所以是成功的讽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注释

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西湖:在浙江杭州城西。汉时称明圣湖、唐后始称西湖,为著名游览胜地。 几时休:什么时候停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第一句中诗人点出临安城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中诗人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林升介绍和林升诗词大全

诗人:林升

林升(生卒年不详),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亦不详。活动于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期间,浙江林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他的作品《题临安邸》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复制作者 林升
猜您喜欢

萧山寄怀李大越缦

形式:

忽忽已成三月别,故人道尔苦吟诗。 伤时涕泪狂犹昔,倚树光阴病傥支。 下噀有田供著述,上春多雨足相思。 商量载酒湖南路,擘脯弹筝定几时。

复制 王星諴 《萧山寄怀李大越缦》

潘山人至自辽左得季给谏消息

形式:

短辕一哭去长安,铁岭金州道路难。 搔首有天垂北斗,断肠无客对南冠。 管宁木榻经秋破,苏武群羝落日寒。 那信圣恩思直谏,画图别苑两回看。

复制 王广心 《潘山人至自辽左得季给谏消息》

寄怀张鞠存年兄

形式:

城南别业近何如,白板双扉暮色虚。 秋草不知王粲井,画桥犹记伯通居。 湘帘对酒明镫夕,木榻弹棋听雨余。 不信阑干苦相忆,倚来愁绝雁行疏。

复制 王广心 《寄怀张鞠存年兄》

赠别澹归和尚

形式:

身世飘零梦屡更,云山只抵一尘轻。 曾求铁汉楼边死,偶向金吾杖底生。 野寺梅花窗窈窕,空林杜宇路凄清。 谁怜海鹤心无系,又挂蒲团得得行。

复制 王广心 《赠别澹归和尚》

大梁行送林平子

形式:

燕山四月槐雨凉,酒徒击筑官道旁。骊驹欲鸣惨将发,为君慷慨歌大梁。 大梁昔当全盛日,裂土苴茅建宗室。魏殿旌旗斗北翻,汴宫花石城东密。 定王宪王皆好才,樊楼窈窕东堂开。诚斋旧帖龙文写,乐府新题凤管催。 黄河如带萦天阙,舞榭歌钟几时歇。兔苑宾朋白雪尊,鹍弦士女金梁月。 中原千里接神京,叔父勤王更勒名。鸡犬愿随淮桂老,鱼龙忽厌蔡河平。 一朝风雨金堤决,杀气苍茫鼓声绝。龙章十叶赤帝孙,却立铜人水中没。 沧桑变易八九年,我来欲渡愁无船。宫阙崩颓半深泽,狐狸踉跳空荒烟。 偶逢遗老驱豚出,端礼门中招共入。银楼藻井荇带穿,玉殿鸱头土花涩。 因言此殿西北隅,飞廉九仞凌清虚。浊河波浪埋不得,依稀绣栱临椒除。 我登兰雪轩,更倚端清阁。空梁天矫堕盘龙,古柏阴森少调鹤。 下寻石洞风翛然,黄尘不到秋花鲜。云英既死梵镫灭,谁从此地求神仙。 呜呼此景当年识,近日传闻更萧瑟。华栋都输少府钱,碧甍尽入空王宅。 河山君到莫重论,艮岳吹台总不存。但得晴天看少室,短衣落日过夷门。

复制 王广心 《大梁行送林平子》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