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轻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水上升起的烟雾弥漫了全城,月亮若明若暗,依稀有美人斜倚在兰舟的船榜上低唱,曾记得我们在若耶溪畔相遇。隔着乘风破浪的三湘,望穿了碧水云天也只是白白地失望、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情思却像藕丝那样长。
采莲女唱着采莲歌,荡着轻舟缓缓地行进在柳外,夜晚惊到别人鸳鸯梦,那有如何,有人独自到江边的楼上睡觉,伤心不要唱南朝的旧曲,思亲、亡国的眼泪止不住流淌。

注释
烟水:指水上升起的如烟雾气。
微茫: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兰舟:兰林木做的船。后用作对船的美称。
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相传西施曾于此浣沙,又名“浣沙溪”。
三湘:湖南漓湘、蒸湘、潇湘三水的合称。也泛指湘江流域一带。
惆怅:失望伤感。
丝:谐为“思”。
和:应和;跟着唱。
轻舟:小船。
江楼:江边的楼台。
卧:睡倒,躺或趴
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乐府曲《玉树后庭花》。
司马泪痕:指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思亲之泪,亡国之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杨果是元代早期散曲作家,早期在金朝为官,金朝灭亡后在元朝做官,官越做越大,心情越来越好,曲中表现的情绪也越来越愉悦,这首曲就是在元朝为官时期的作品,大约创作于公元1260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该小令上片写水月迷濛之夜,“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在作者笔下,夜色别有一种韵味,别有一种神秘。水气与“微茫”的月色联成一气,具有一种朦胧之美。朦胧之中,采莲的少女斜倚兰舟,唱着心中的歌,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倚舟低唱之人对远方恋人的深沉怀念,情景交融,和谐一致。特别是以荷花比情人,以藕丝喻情思,不仅形象切贴,更把那种热烈缠绵的感情表达无遗。

  下片写采莲人的歌声惊破了梦中聚首的鸳鸯美梦,只好深夜独卧江楼,不禁思绪滚滚,热泪潸潸,伤心莫唱南朝旧曲。这委婉地写出了男婚女恋、独梦相思之情,而且把相思的一往情深的情人之恋、故土之思、亡国之痛、兴亡之叹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把作品的思想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曲虽然在极小的篇幅内容却纳入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在于作品含蓄委婉的表现方法,使得全曲有了异乎寻常的内涵和表现力,体现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手法,有着咀嚼不尽的余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杨果

金末元初祁州蒲阴人,字正卿,号西菴。金哀宗正大元年(西元一二二四年)进士,历知偃师、蒲城、陕县,以治最称。元初为河南课税及经略司幕官。随史天泽经略河南,为参议。随宜赞画,民赖以安。中统元年(西元一二六......
复制作者 杨果
猜您喜欢

禽言九首 其五

泥滑滑,不可行。 雨潇潇,日欲暝。 劝君莫行君不听,猛虎山前啸一声。 傍人见此心胆惊,而我为君双泪并。 君兮君兮,待尔七尺之躯何太轻。

复制 王佐(汝学) 《禽言九首 其五》

简姜文博

君如幽谷兰,天姿自奇绝。 不以旁无人,清香小休歇。 朝阳借神彩,沆瀣濡精英。 咸池与飞泉,灌沃无时停。 岁暮天雨霜,群芳纷凋零。 秀色乃烨烨,芳心亦茕茕。 桃李合司局,牡丹宜服厢。 纷纷艳阳和,富贵徒容长。 愿作决明花,迟暮相倚立。 愿与同岁寒,独恨秋风急。

复制 王佐(汝学) 《简姜文博》

挽文昌西溪林处士

西溪溪畔记曾游,人去如今溪自流。 两壁谩遗招隐赋,一矶闲却钓鱼舟。 白云失侣空归岫,明月无人独上楼。 从此寂寥沧海上,谩将诗句吊沙鸥。

复制 王佐(汝学) 《挽文昌西溪林处士》

寄表侄唐濂伯必周

别后令人鄙吝萌,每临风月即伤情。 枕戈待旦君知否,不为功名为祖生。

复制 王佐(汝学) 《寄表侄唐濂伯必周》

杜甫游春图

曲江官殿昼沉沉,细柳新蒲伤客心。 天宝拾遗情思苦,蹇驴驼醉不胜吟。

复制 王佐(汝学) 《杜甫游春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