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捕鱼归来渔人。
这里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注释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飞桥:高桥。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尽日:整天,整日。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名叫桃花源,他笔下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张旭因此而受启发,用陶渊明笔下桃花溪的意境,作此诗文。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读者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那“问”字便脱口而出。

  “石矶西畔问渔船”,诗人站在露出水面的巨大岩石上,向溪里漂动摇荡的渔船大声询问。这里一个“问”字,将诗人自己也写入了画中,静止的景物和活动的人一起构成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诗人看着飘满桃花的溪水,不由得被这里的幽静和美丽陶醉了,仿佛自己就身处在陶渊明诗中描绘的那个桃花林中,他不由得把渔船上的渔夫当成了武陵人,于是,脱口就问渔人:“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每天都从桃花源中流出,那么可知道那个桃花源入口的洞在哪里吗?一个“问渔船”,表现了诗人对桃花源环境的向往。可是这个洞在哪里呢,诗人以一个问句结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渔人不可能知道,诗人也不会知道,这一问,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因无法到达理想环境而内心渺茫惆怅的感情,同时也给人留下了很多遐想的空间,言尽意犹存,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七言绝句虽然篇幅短小,但诗人字斟句酌,用精练的文字轻松自然地将如诗似画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妙无穷。一个恰到好处的结语,让人沉浸在诗人笔下的幽美环境中浮想联翩,意蕴深长。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构思非常巧妙,该诗正面写实景由远及近,然后用一个问句由实入虚,布局新颖,角度变换灵活。诗人文笔简练、清丽自然,诗文意境空灵缥缈、情趣深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载于南宋洪迈编定的《万首唐人绝句》,题为“桃花矶”,明清唐诗选本均题为“桃花溪”,认为是唐代张旭所作,作于盛唐时期。而在南宋王十朋编定的《蔡端明文集》中,有一首《度南涧》,内容与这首《桃花溪》相同,莫砺锋在《〈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一文中认为它是宋代蔡襄的作品有着相当有力的证据。李定广则认为莫砺锋的论点不能成立,《桃花溪》的著作权应归张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注释

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县桃源山下。 飞桥:高桥。 石矶:水中积石或水边突出的岩石、石堆。渔船: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语句。 尽日:整天,整日。 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为张旭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全诗构思婉曲,情韵悠长,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蘅塘退士: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旭介绍和张旭诗词大全

诗人:张旭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
复制作者 张旭
猜您喜欢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

形式:

骰子逡巡裹手拈,无因得见玉纤纤。 但知报道金钗落,仿佛还应露指尖。

复制 张祜 《妓席与杜牧之同咏》

题杭州天竺寺

形式:

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 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 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 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

复制 张祜 《题杭州天竺寺》

题杭州灵隐寺

形式: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复制 张祜 《题杭州灵隐寺》

中秋夜杭州玩月

形式: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 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槛循环看,长堤踏阵行。 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

复制 张祜 《中秋夜杭州玩月》

高闲上人

形式:

座上辞安国,禅房恋沃州。 道心黄叶老,诗思碧云秋。 卷轴朝廷饯,书函内库收。 陶欣入社叟,生怯论经俦。 日色屏初揭,风声笔未休。 长波溢海岸,大点出嵩丘。 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 殷勤一笺在,留着看银钩。

复制 张祜 《高闲上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