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楚庄王攻打陆浑之戎,于是来到雒水,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轻重。 王孙满回答说:“这决定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鼎的本身。往昔夏朝开始实行德政的时候,远方的人们把各种事物都绘制成图像,九州的长官贡献了铜,铸成九鼎,把各种奇形异状的神怪图像都铸在鼎上,万物皆备,让人民认识神物与妖怪。因此,人民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有危害的东西。山林水泽中的妖怪,都不会遇上。因而能使上上下下的人们和睦相处,以承受上天的保佑。夏桀德行败坏昏乱,九鼎迁移到商朝,经历了六百年。商纣王暴虐无道,九鼎又迁到周朝。德行如果美好光明,鼎虽小,分量却很重;如果奸邪昏乱,鼎虽大,分量也是轻的。上天赐福给有美德的人,总有终止的日子。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天命所决定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减了,天命并没有改变。九鼎的轻重,是不能问的。”

注释

王孙满:周大夫,周共王的玄孙。对:回答。楚子:楚庄王,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 陆浑之戎:古戎人的一支。也叫允姓之戎。原在秦晋的西北,春秋时,被秦晋诱迫,迁到伊川(今河南伊河流域),周景王二十年(公元前525年)为晋所并。雒(luò):指雒水,今作洛水。发源于陕西,经河南流入黄河。观兵:检阅军队以显示军威。疆:边境。 定王:襄王的孙子,名瑜,周朝第二十一位王,公元前606年至前586年在位。劳:慰劳。 鼎:即九鼎。相传夏禹收九牧所贡金铸成九个大鼎,象征九州,三代时奉为传国之宝,也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的大小轻重,反映他对王权的觊觎。 图:画。贡:把物品进献给天子。金:指青铜。九牧:即九州。传说古代把天下分为九州,州的长官叫牧。贡金九牧,是“九牧贡金”的倒装,犹言天下贡金。铸鼎象物:用九州的贡金铸成鼎,把画下来的各种东西的图象铸在鼎上。百物;万物。备:具备神奸:鬼神怪异之物。 不逢不若:不会遇到不顺的东西。逢,遇。若,顺,顺从。 螭魅(chi mèi):也作“魑魅”。传说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罔两(wǎng liǎng):传说中河川里的精怪。 用:因。协:和协。休:荫庇,保佑。 昏德:昏乱的行为。祀:年。与“载”同义。 德之休明:犹言德若休明。休明,美善光明。 奸回;奸恶邪僻。 祚(zuò):赐福,保佑。明德:美德。这里指明德的人。止:限度,极限。 成王:周成王。定鼎:定都。九鼎为古代传国的重器,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郏鄏(jiá rǔ):地名。周王城所在,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卜世(bǔ):谓预卜周朝能传至几代。卜,占卜。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灼开的裂纹来预测未来吉凶。世,父子相继为一世。卜年:谓所得之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文出自《左传·宣公三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左丘明介绍和左丘明诗词大全

诗人:左丘明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
复制作者 左丘明
猜您喜欢

题徐碧堂司马 秋艇狎鸥图 其二 (庚申)

形式:

濠梁秋水坐忘机,一抺青山淡夕晖。 愧我今年机事重,海鸥终日背人飞。

复制 阮元 《题徐碧堂司马 秋艇狎鸥图 其二 (庚申)》

雷州道中(癸未)

形式:

海南长至似中秋,气暖风清云雾收。 西海夕阳东海月,中间一道是雷州。

复制 阮元 《雷州道中(癸未)》

首夏奉使山西办蒙古阿拉善盐池事内子饯于小园率赋(壬申)

形式:

好将蔬笋饯馀春,举案居然我是宾。 肉食到前迟下箸,自思可是远谋人。

复制 阮元 《首夏奉使山西办蒙古阿拉善盐池事内子饯于小园率赋(壬申)》

立秋日敬一堂晚坐(丁亥)

形式:

天书烂漫悬中省,画戟清森绕节堂。 暑雨已晴秋月转,紫薇花外桂花香。

复制 阮元 《立秋日敬一堂晚坐(丁亥)》

朱右甫 摹辑续钟鼎款识作秋斋摹篆图属题予按昔人论诗论词论画皆有绝句因作论钟鼎文绝句十六首题之 其十四 (甲子)

形式:

子孙永保万年用,过眼云烟亦达观。 一自秋斋摹篆后,几家宝守几凋残。

复制 阮元 《朱右甫 摹辑续钟鼎款识作秋斋摹篆图属题予按昔人论诗论词论画皆有绝句因作论钟鼎文绝句十六首题之 其十四 (甲子)》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