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敷上了淡淡的脂粉。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那飞絮、游丝,飘忽不定。
此番相见后相思更甚,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只见深深庭院中斜月高挂,寂静无声。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
铅华:铅粉、脂粉。
轻盈:形容女子的仪态美。
争如:怎如、倒不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词是一首艳情词,写抒情主人公对在宴会上所遇舞女的爱情。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作者的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马光并非假道学,而能表达真率的感情。

  上片写宴会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写对她的恋情,开头两句,写出这个姑娘不同寻常: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换成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次两句写出她的舞姿: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像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

  下阕的头两句陡然转到对这个姑娘的情上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上句谓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下句谓人还是无情的好,无情即不会为情而痛苦。以理语反衬出这位姑娘色艺之可爱,惹人情思。最后两句写席散酒醒之后的追思与怅惘。

  这首小令只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而又能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写法别致。它不从正面描写那个姑娘长得多么美,只是从发髻上、脸粉上,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个淡雅绝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体态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飞絮游丝无定”,连用两个比喻把她的轻歌曼舞的神态表现出来。而这首词写得最精彩的还是歇拍两句。当他即席动情之后,从醉中醒了过来,又月斜人静的时候,种种复杂的感受都尽括“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司马光介绍和司马光诗词大全

诗人: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
复制作者 司马光
猜您喜欢

梧州杂诗晚从金利过灵洲泊官窑驿

形式:

万里游燕路,经年复此过。 人家曲岸少,秋水两涯多。 暝色遥连树,钟声暗度河。 微茫知古驿,听尽扣舷歌。

复制 郑学醇 《梧州杂诗晚从金利过灵洲泊官窑驿》

登太白楼似陈遂所年兄邓心虞刘见泉何翼轩李敬菊同舟诸丈

形式:

百尺城高济水阴,他乡乘暇此开襟。 酒人问月空楼阁,词客凭阑自古今。 碣石北瞻双阙迥,昆仑西指浊河深。 青云器业看公等,何限凭陵八极心。

复制 郑学醇 《登太白楼似陈遂所年兄邓心虞刘见泉何翼轩李敬菊同舟诸丈》

赠费唐衢方伯

形式:

东藩左辖命方新,曾是薇垣玉润人。 岭管旧看龙表气,道傍犹识御时轮。 虞廷岳牧咨良弼,周室旬宣赖世臣。 祖命对扬如召虎,肯将勋业数麒麟。

复制 郑学醇 《赠费唐衢方伯》

绣江

形式:

八月江气清,凉风吹不歇。 扁舟忆远人,长歌对秋月。

复制 郑学醇 《绣江》
类型:

陪陆太府仲鹤游水月岩同邓州守常州判

形式:

百叠青山一水回,使君乘暇访蓬莱。 双轓斜映丹砂出,千骑遥从碧涧来。 佳气迥连勾漏洞,霞标时起会灵台。 悬知不少天台兴,受简空惭作赋才。

复制 郑学醇 《陪陆太府仲鹤游水月岩同邓州守常州判》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