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弯蛾眉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越中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
兰溪在接连下了三天的春雨后,溪水猛涨,鱼群竟在半夜中涌上了溪头浅滩。

注释
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凉月:新月。
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棹歌:渔民的船歌。
三日:三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秀郎,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月挂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

  “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而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这两句是诗人的视觉感受。首句是仰望天空。次句写俯察,一俯一仰,景象清新。“凉月如眉”,“山色镜中”,都是比喻一明喻山色之形,一暗喻溪水明净。挂字比拟,看字更点明人在景色之中。闪光水色有了人的活动,则更显得灵动,跟显生机,使兰溪有胜似仙境之感。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这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从诗的结构看,前二句是静景,后二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把整个画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戴叔伦于公元780年公元780年(780年)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今属浙江)令,兰溪(又称兰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支流)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大约是在这一期间所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 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注释

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 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凉月:新月。 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三日:三天。 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此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和渔民的欢乐心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后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前后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江月夜图。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戴叔伦介绍和戴叔伦诗词大全

诗人: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
复制作者 戴叔伦
猜您喜欢

春晖楼以攀桂仰天高分韵得高字

形式:

朱楼隔水度飞桥,玩月张筵快酒豪。 同向镜中看玉兔,恰如海上踏金鳌。 影摇大地山河动,光射玄洲殿宇高。 明日中秋湖上去,更携红袖泛轻舠。

复制 顾瑛 《春晖楼以攀桂仰天高分韵得高字》
类型:

可诗斋夜集联句

形式:

今夕乃何夕,岁律已云暮。 更长灯烛明,夜冷冰雪冱。 滕六巧荐瑞,封姨怒相妒。 簪盍各尽欢,杯行不知数。 肉台春笋纤,法曲冰弦度。 红泪泣风蜡,翠烟积春雾。 鼎沸雀舌烹,酒泻龙头注。 咿嘤啭莺喉,蹒跚躅鹅步。 燕谑落语阱,驱驰慨行路。 计穷酋授首,车坠费诛屦。 风尘闇城郭,稼穑罄场圃。 忧倾漆室葵,啖分懒残芋。 天王狩河阳,奸臣拒官渡。 济时风云会,旷世龙虎遇。 前席宣室徵,下诏轮台布。 凯奏杕杜诗,谏讽校猎赋。 干羽舞两阶,歌谣夸五裤。 时清仰皇泽,会少忆良晤。 春冰破微甲,夜月照寒素。 云间鹤鸣陆,吴下书惟顾。 瘦袁髯似戟,短于腹如瓠。 张也乡曲英,秦亦廊庙具。 孔问郯子官,杜赏已公句。 暌违念契阔,茗艼写情愫。 冉冉叹驹驰,营营笑蚊聚。 浮生草栖尘,虚名日晞露。 嗟彼噂?徒,有此和乐孺。 用继石鼎联,聊以识所寓。

复制 顾瑛 《可诗斋夜集联句》

吴君玉哀词

形式:

好客贫无厌,伤怀病若何。 书来唯市药,酒在不成歌。 萱草先秋谢,蛩声咽露多。 平生狂阮籍,挥泪邈山河。

复制 龚璛 《吴君玉哀词》

雨篷二首 其一

形式:

黄篾江南舫,风烟春水波。 轻推横画卷,薄暮理渔蓑。 俯首安身了,浮生涉世多。 庾冰正在此,潇洒扣舷歌。

复制 龚璛 《雨篷二首 其一》

送李孔言上舍北游

形式:

士也今安用,何为志必行。 将无因技术,亦可遂功名。 漫把□□历,还称国子生。 悠然燕市酒,此日看升平。

复制 龚璛 《送李孔言上舍北游》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