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雨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
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注释
疏疏:稀稀的样子。
“千峰”句:远山好似隔在一层珠帘中,似有似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一次旅途中遇小雨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生活中小事,自然界景物,到了杨万里的笔下,总是充满无穷的情雨。杨万里生平游迹很广,他的诗中,平山水的很多;他又特别喜欢雨景,所以平雨的也不少。这些诗,每一篇有每一篇的特点,令人百读不厌。这首绝句平小雨。雨本是没有情的东样,杨万里偏要赋予它与人相同的感情,于是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诗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细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首句以两组叠字状出小雨的情况,非常传神,与他的《雨作抵暮复晴》中“细雨如尘复如烟”句一样,描绘得很细,但有程度上的不同,这里平的是小雨,不是毛毛雨,所以不如尘似烟,而是“细细”与“疏疏”。第二句从雨量上平,不能多又不肯无,那便是小雨。

  即使是小雨,下久了,呵屋上、树丛中也都渐渐地凝聚成水珠,滴落下来。三、四句便平这一情况。杨万里呵《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中也曾描平过这样的雨景,诗说:“雨入秋空细复轻,松梢积得太多生。忽然落点拳来大,偏作行人滴伞声。”对雨水滴下采用自然的描平手法。这首《小雨》诗,换用拟人手法,说自己生平喜欢看山,这雨似乎对自己妒忌,有意从屋檐上滴下,组成一张珍珠般的帘子,把那千峰给遮挡。“珠帘”二字很确切,因为雨不大,尚是一点点下滴,如成串的珍珠;如果是大雨,流下的就是水线、水柱,而雨本身就成了帘子了。说雨妒,诗人是呵调侃,但这一调侃非常有意思。因了雨的妒,挂上了珠帘,却使原本的景色似乎更加优美。因为是稀疏的珠帘,隔着它去眺望远处的山峰,增加了迷濛,比直接看山更富有诗情画意。清代蒋士铨《题王石谷画册》中有“不平晴山平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句,说出了雨中青山的韵味。杨万里眼前的山,正带有这样的韵味,也正是杨万里追求的意境,他呵《秋雨叹》中也这样平道:“横看东山三十里,真珠帘外翠屏风。”对隔着窗前珍珠般的雨帘眺望婀娜的青山,充满了喜悦。

  诗仿佛不经思考,脱口而出,正如他呵《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诗所说,“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语言明快而诗意曲折,正是杨万里小诗的特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

注释

疏疏:稀稀的样子。 “千峰”句:远山好似隔在一层珠帘中,似有似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诗前两句刻画小雨,说丝丝细雨,稀稀拉拉地下着,既下不大又不肯停下。后两句写在屋上、树丛中的雨水渐渐地凝聚成水珠,滴落下来。作者赋予了雨感情,使诗充满了新鲜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叶嘉莹:“心动”是什么意思?······佛家主张自心清净,当然是反对心动的;而诗人则相反,只有永远保持一颗活泼善感的心灵,才能够写出好诗来。······宋代诗人杨万里说:“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为什么春天的细雨既不肯索性下大一点儿,又老是不肯停?他说那是它在嫉妒我窗外有如此美丽的山色,所以故意下得像珠帘似的挡住我的视线。你看,这就是诗人。他们对大家看惯了的万物总是保持着一种关怀和敏感,所以经常能够发现生活中新鲜的情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杨万里介绍和杨万里诗词大全

诗人: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
复制作者 杨万里
猜您喜欢

送陈良卿

形式:

持我五字句,送子千里别。 芜菁满地花,柳絮漫天雪。 去去当何之,苕川剩风月。 风月还相思,江山岂相越。

复制 葛绍体 《送陈良卿》

送黄尉制司禀议

形式:

四海指掌上,西浙复制置。 机张要省括,万里发中秘。 制札天边来,夺我嘉兴尉。 风流谁后人,太史山谷氏。 老成负大才,初筮仅小试。 雷行换风采,鼓作起憔悴。 游刃绰有馀,走笔浩无愧。 青青岁寒姿,松柏森劲气。 层冰几重重,坚可敌阳熂。 置之筹幄中,秉心端不二。 讨贼先正名,逆顺有大义。 昼夜运日月,东生定西坠。 终古大明照,不照此丑类。 送死须臾尔,清宁一天地。 公在谁相知,郡守股肱寄。 公去谁相思,邦民共相企。 白发我独悲,青云公自喜。 顾此金兰心,终始永同味。 去住路两岐,别酒重三喟。 江湖年华晚,万物回春意。 吟边一筹先,寄我空中字。

复制 葛绍体 《送黄尉制司禀议》
类型:

三日雪后饮烟雨馆

形式:

傍湖千树玉参差,湖面轻风落钓丝。 晚色晴阴正商略,断云来去半犹痴。

复制 葛绍体 《三日雪后饮烟雨馆》

送余直卿廷对

形式:

吟卷闲晚窗,捷音鬨春邮。 推几舞影急,踏门步踪稠。 黄册几载传,青衫今日酬。 学舍丈人行,文场少年俦。 倚天仰泰华,行地输骅骝。 暑清庭阴阔,风香御烟浮。 龙飞屈亲策,虎帅登先筹。 力深一代源,声匝四海流。 朝阳孤凤凰,曙阴群蜉蝣。 端为砥柱基,非干稻粱谋。 百炼要愈刚,万折空自柔。

复制 葛绍体 《送余直卿廷对》

题松竹梅画扇

形式:

扇招三友亦风骚,淡墨萧疏雨露梢。 不止暑天凉意足,爱他曾耐岁寒交。

复制 葛绍体 《题松竹梅画扇》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