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类型: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魏绛:《春秋左传·襄公四年》:「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绛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 狐塞:飞狐塞之省称。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 惟留汉将功:一作「独有汉臣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出征者是陈子昂的友人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 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读来震撼人心。借此,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此处「匈奴」二字,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六郡」,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六郡雄」,原指上述地方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两句的旨意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象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此处运用的典故,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我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这在语意上,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诗之三十五)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瀛奎律髓》:唐之方盛,律诗皆务雄浑。尾句虽拗平仄,以前六句未用意立论,只说行色形势,末乃勉励之。此一体。 《唐诗别裁》:绛本和戎,今日「从戎」,此活用之法,一结雄浑。 《网师园唐诗笺》:末四句勉以立功,义正词雄。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五、六自然雄句,不假怒张。陈律纯以音格标胜,绝不刻划,索之无异,上口便觉其高。于鳞尚格取音,故选陈诗无遗美。评:陈诗虽胜在音格,然生气跃然,中饶骨力,故能诣极浅。夫袭其皮毛,虚枵直率之弊,所必不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陈子昂介绍和陈子昂诗词大全

诗人:陈子昂

唐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字伯玉。陈元敬子。曾任右拾遗,後人因称「陈拾遗」。出身豪族,少任侠,成年後发愤攻读。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进士第(此据赵儋《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按《唐才子传·......
复制作者 陈子昂
猜您喜欢

赠黄经历先生

形式:

竹屋长无雁,花封偶盍簪。 雨窗宵并榻,雪案昼同吟。 往事浑如梦,清欢暂称心。 明朝踏晴色,归思各云林。

复制 吴与弼 《赠黄经历先生》

临清端午王锦衣馈粽

形式:

且食将军粽,休论故国情。 离家从两月,挈榼任诸生。 碧艾仍悬户,香蒲可泛觥。 稚孙嬉作队,谁念日边行。

复制 吴与弼 《临清端午王锦衣馈粽》

寄李晏诸生

形式:

湖海扁舟远,园林数子劳。 丹诚怜尔辈,玉案愧吾曹。 昨夜金沙目,何时汝水舠。 彩云连集庆,细酌盍簪醪。

复制 吴与弼 《寄李晏诸生》

金沙杂诗 其六

形式:

雨雪时惊户,风涛益撼空。 残杯初泛绿,衰火却添红。 玉轸调应罢,尘编兴未穷。 化工何处觅,江汉正朝宗。

复制 吴与弼 《金沙杂诗 其六》

冬至夜枕上作

形式:

深造工夫靡敢悭,近来又透一重关。 心思只在圣贤上,梦寐不离文字间。 斯道极知颠倒易,一身痛惜把持难。 微吟又是阳生后,细省迷途驾速还。

复制 吴与弼 《冬至夜枕上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