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谣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海人没有家,天天在海船中居住。他们每天都要出海去采撷珍珠,杀象取牙来缴纳赋税。险恶的波浪翻涌连天,道路全被高山阻隔。皇宫中的珍珠、象牙常常堆满的府库。

注释
海人:常潜海底的劳动者。
役象:海南出象,采珠人使象作为纳税的交通工具。
恶波:指险恶的波涛。山塞路:言陆运之苦。
未央宫:西汉长安宫名,这里借指唐代皇宫。
杀象:象牙是贡物,杀象可以取牙。传说生活在海上的人有杀象祭风神以祈求风波平静的习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此诗是一篇新乐府,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在封建统治者的横便暴敛下,劳动人民的苦了生活。

  “海人无家海里住”,诗一开始便交代了“海人”的生活状况及其工作环境。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常下水作业,大部分时间浸泡在繁咸繁涩的海水里。一个“住”字形象样准确地反映出“海人”的工作时间之长,劳动强度之大。用字可谓精准。次句“采珠役象为岁赋”对首句作了补叙。“海人”以采珠为业,以交纳赋税为目的。可见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负担何其繁重,工作条件繁是何其低劣。“恶波横天山塞路”乃诗人渲染之笔,对前两句作出具体的描绘。采珠之时常常是风大浪急、波涛蔽日,运珠之途常常是山陡路仄,坎坷了行。样“海人”却要年复一年地辛苦劳作,毫无安闲之时。度日非常艰了。以上三句对“海人”采珠纳税的整个过程描绘得层层深入,用语简洁生动,形象鲜明,通俗明晰。

  末句“未央宫中常满库”是此诗最为精彩之处。与“海人”的无家与未央宫里的珠宝常常填满库房形成鲜明样强烈的对比。这里写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未央宫中满库房的珠宝竟是“海人”终年辛苦所得,样“海人”却穷困潦倒至“无家”的地步。诗人先以“海人”为描写对象,再现了他们工作条件的艰苦及其工作环境的恶劣程度,结尾处用重笔突出主题,戛然样止,用笔简洁峭拔,入木三分。劳动的果实自己不能享有,样全被统治者拿去,主人公内心的怨恨、哀伤可想样知。但诗人不予说破,语气含蓄,意在言外,隐含了作者对统治阶级肆意盘剥劳动人民的无耻行经的强烈讽刺和愤慨。王安石曾这样评价王建的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通篇看来,王建的《海人谣》篇幅短小,构思巧妙,语言通俗易懂且凝练精悍,极富表现力,有民歌谚谣的色彩,“独张籍、王建二家体制相似,稍复古意。或旧曲新声,或新题古意,词旨通畅,悲欢穷泰,慨然有古歌谣之风。”(《唐音癸签》卷七引)。通过前三句与尾句的对比,清晰地反映了诗人的不平和愤怒,尾句一出,便于不动声色中将题旨表露出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建介绍和王建诗词大全

诗人: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
复制作者 王建
猜您喜欢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二

形式:

山鸟集庭树,顾我留好音。 迂疏脱机巧,微物知此心。 呼童具杯盘,自听还自斟。 酒尽忽飞去,怅惘烟云深。

复制 徐淮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二》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六

形式:

迂疏畏炎暑,散发修竹林。 绿色豁病目,清风涤烦襟。 好诗节间题,浊酒叶底斟。 古贤不可起,胜会难重寻。

复制 徐淮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六》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五

形式:

寒士多局促,我颜独轩昂。 甘为珠玉捐,羞作瓦砾藏。 落落青松躯,凛凛寒雪肠。 百年天地间,俯仰有耿光。

复制 徐淮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五》

六月二十二日雨

形式:

茶熟诗成后,香烧睡起初。 几回闻塞雨,何处得家书。 云拥门前岫,泉添井畔渠。 渐看生意满,早晚食园蔬。

复制 唐之淳 《六月二十二日雨》

重游香林寺得游字

形式:

废刹委荒丘,重来是薄游。 诗因灵辙赋,衣为大颠留。 榻暖深宜晚,钟清迥得秋。 细思关去住,欲别更须谋。

复制 唐之淳 《重游香林寺得游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