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阁记

府之胜萃于城西,由四望矶迤而稍南,有冈隆然而复起,俗名曰钵山。钵山者,江 山环翼之区也。而朱氏始居之。无轩亭可憩息。山之侧有庵,曰四松,其后有栋宇,极幽。其前
有古木丛篁,极茂翳。憩息之佳所也。而其境止于山椒,又不得登陟而见江 山之美。
吾乡陶君叔侄兄弟,率好学,乐山林,厌家宅之喧阗也。购是地而改筑之,以为闲暇读书之所。由庵之后,造曲径以登。径止为平台。由台而上,建阁三楹,殿以书室。室之后,则仍为平台而加高焉。由之可以登四望。桐城姚郎中为命名余霞之阁。
钵山与四松各擅一美,不可兼并。自余霞之阁成,而登陟憩息者,始两得而无遗憾。
凡人多为私谋今陶君筑室不于家而置诸僧舍示其可共诸人而己之不欲专据也而或者疑其非计是府也六代之故都也专据者安在哉?儒者立志,视天下若吾家。一楼阁也,諰諰然必专据而无同人之志,彼其读书亦可以睹矣。而岂达陶君之志也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宁府的胜景荟萃在城的西面,从四望矶斜行,向偏南方走去,就有山岗高高又隆起,俗名叫做钵山。钵山,是江山环绕翼蔽的地方,而朱先生最先居住在这里。(此处)没有轩廊亭阁可以供人憩息。钵山的旁边有座庵,叫做四松庵,它的后边有房舍,非常幽静。它的前面有古木丛竹,非常茂密。(真是)憩息的好地方啊。然而这个地方的环境被山顶阻绝,人们不能攀登上去来望见江山的美景。 我家乡的陶君叔侄兄弟,都很好学,喜爱山林,厌倦家里宅第的喧闹。(于是)购买了这块地方而改建它,把它作为闲暇读书的场所。从四松庵的后边,修造一条曲径来攀登,路的终点筑造一个平台。从平台往上,建造三间阁楼,在阁楼后设置书室。书室的后面,就又筑造平台来加高地势了。从这里可以登上四望山。桐城姚鼐郎中给它取名叫余霞阁。 钵山和四松庵各自占有一美,是不能同时兼有的。自从余霞阁建成后,攀登和憩息的人,才两全其美而没有遗憾。大凡人们大多做自私的打算,现在陶君筑造书室,不造在家里而创建在僧房,表示它可以与他人共享,而自己并不像专享啊。然而却有迷惑不解的人怀疑他失策。这座州府,是六朝的古都,专享的人又在哪里呢?读书人立志,看待天下就像自己的家一样。一座楼阁,诚惶诚恐地一定要专享占据,而没有与人共享的意思,那他读书(的成就)也可以预想了。又怎么比得上陶君的志气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管同

清江苏上元人,字异之。道光五年举人。姚鼐弟子。以文名家,论文提倡阳刚之美,兼工诗。有志经世,不获用。有《因寄轩诗文集》、《七经纪闻》、《孟子年谱》、《文中子考》等。...
复制作者 管同
猜您喜欢

读郭汾阳传

形式:

震主声名虑祸胎,当筵红粉故铺排。 今人未作中兴事,先办堂前十二钗。

复制 何吾驺 《读郭汾阳传》
类型:

再过端水

形式:

雨过山色满松溪,风送闲云日未西。 日暮冷风悲野雀,隔溪何处问晨鸡。

复制 何吾驺 《再过端水》

河清表瑞

形式:

天一道皇极,关西献瑞图。 洮兰初见底,匏子乍呈珠。 忆昔高皇兆,常澄碛石区。 神孙膺宝箓,河伯复祯符。 三日圭光见,中流璧影扶。 越裳知问译,作颂拟赓虞。

复制 何吾驺 《河清表瑞》

送蔡五岳使君

形式:

玉壶照谢碧琅玕,金浆晓湛玛瑙寒。一啜形神浑欲释,咫尺翻涵沧海观。 吾师气味洵如此,青天秀出梧桐美。鉴底澄空迥绝尘,璧月上映千寻水。 从来士为知己伸,岂弟君子能作人。顾盼枯朽生光彩,吹嘘满目皆阳春。 君不见夜光黯黯宁堪恃,按剑道傍固应尔。又不见楚庭刖足怀贞璧,若不成珍便成石。 学生落落十年间,佯狂偃仰栖空山。啮菜茹荼辄自活,何期振翮生羽翰。 大江日夜东南流,滔滔今古何时休。便是河清有时俟,千秋壮士朱颜愁。 无乃丈夫生而重知己,白眼青天亦徒尔。莫言贫贱可骄人,不遇吾师我应已。 所悲生计如波澜,枕块惨淡摧心肝。容易及门献赋执君鞭,可堪临歧矫首攀君辕。 古来圣主得贤臣,北山雨露南山云。男儿相知在万里,南北东西宁讵论。

复制 何吾驺 《送蔡五岳使君》

履端二日赋十章际霞和之更作一章感来旨亦复倚和

形式:

曾告严陵老钓纶,汉家砥柱有伊人。 群公尽逐声华会,岂识维风在富春。

复制 何吾驺 《履端二日赋十章际霞和之更作一章感来旨亦复倚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