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注释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唤取:唤来。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解:懂得、理解。 因风:顺着风势。 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作以嗫嚅独语的方式,表达一种惜春恋春的真情挚意。自问自答,一往情深。在问答中,波澜回环地画出春的脚步和形神。上阕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下阕写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流传的奥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黄庭坚介绍和黄庭坚诗词大全

诗人: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
复制作者 黄庭坚
猜您喜欢

题梅杓司藏卷,卷中乃诞北、颖侯、昆铜、伯宗、定生五亡友手札

形式:

乍开此卷即沾巾,多是当年死难人。 浩气尚能凝碧血,遗言终不化青磷。

复制 蒋易 《题梅杓司藏卷,卷中乃诞北、颖侯、昆铜、伯宗、定生五亡友手札》

秋日寓居感怀

形式:

早岁梳翎慕碧霄,到今回首路迢迢。 怪人好作仪同面,顾我偏羞彭泽腰。 秋蟀春鹒人鬓改,芦帘土锉客魂消。 可怜羽翼摧残后,一片伤心逐暮潮。

复制 赵贤 《秋日寓居感怀》

辛酉十月有感而作

形式:

自亲矢石又经秋,多垒空增四国忧。 病骨支离仍乘障,豪情慷慨独登楼。 一腔热血从何洒,万姓生机尚可谋。 桑梓安危桑上计,迨天阴雨要绸缪。

复制 赵景贤 《辛酉十月有感而作》

冬夜偶成示温次言

形式:

空城木叶晚萧萧,午夜风声似听潮。 无寐一编镫自照,高吟百瓮酒能消。 哀时王粲词偏美,避地梁鸿迹已遥。 不用登楼频望远,青磷白骨遍皋桥。

复制 赵景贤 《冬夜偶成示温次言》

夜雨偶成

形式:

蚩尤声骄撼山动,压户黑云扃澒洞。 布被忽生夜半寒,一雷惊破尘埃梦。 如绳檐溜冲阶鸣,列缺过窗时一明。 万条银竹喧未已,明日起看山涧平。

复制 赵佑 《夜雨偶成》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