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类。 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犹:仍然。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范摅《云溪友议》:初,李公(绅)赴荐,常以《古风》求知吕光化,温谓齐员外煦及弟恭曰:“吾观李二十秀才之文,斯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吴山民曰:由仁爱中写出,精透可怜,安得与风月语同看?知稼穑之艰难,必不忍以荒淫尽民膏脂矣。今之高卧水殿风亭,犹苦炎燠者,设身“日午汗滴”当何如? 吴乔《围炉诗话》:诗苦于无意;有意矣,又苦于无辞。如“锄禾日当午”云云,诗之所以难得也。 徐增《而庵说唐诗》:种禾偏在极热之天,赤日呆呆,当正午之际,锄者在田里做活,真要热杀人……及至转成四糙,煮饭堆盘,白如象齿,尽意大嚼,那知所餐之米,一粒一粒,皆农人肋骨上汗雨中锄出来者也!公垂作此诗,宜乎克昌其后。此题“悯”字,自必点出,若说得透彻,则“悯”字在其中矣。 吴瑞荣《唐诗笺要》:至情处莫非天理。暴弃天物者不怕霹雳,却当感动斯语。 贺裳《载酒园诗话》:“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理原不足以碍诗之妙。如元次山《舂陵行》、孟东野《游子吟》、韩退之《拘幽操》、李公垂《悯农》(即《古风》)诗,真六经鼓吹。 李锳《诗法易简录》:此种诗纯以意胜,不在言语之工,《豳》之变风也。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此二诗说尽农民遭剥削之苦,与剥削阶级不知稼穑艰难之事,而王士禛(《唐人万旨绝句选》)乃不入选,但以肤廓为空灵、以缥渺为神韵,宜人多有不满之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绅介绍和李绅诗词大全

诗人:李绅

李绅,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
复制作者 李绅
猜您喜欢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

形式: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襕衫抛白纻,风流名纸写红笺。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复制 王禹偁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

寄金乡张赞善

形式:

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著著斑衣。 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 种竹野塘春笋脆,采兰幽涧露牙肥。 伊予自是徒劳者,未得同寻旧钓矶。

复制 王禹偁 《寄金乡张赞善》

馆中春值偶题

形式:

御柳差差拂禁墙,菲才何事直仙乡。 坐闻鸡唱皇宫近,睡枕鱼须白日长。 帘挂藓庭微雨霁,研添桐井落花香。 春风老尽诗情淡,翻卷青编独绕廊。

复制 王禹偁 《馆中春值偶题》

送鞠评事宰兰溪

形式:

东下兰溪数十程,几多山水入图经。 科名旧捷仙人桂,县界遥看婺女星。 琴院静笼江树绿,敕楼高对海峰青。 三年吏隐无嗟叹,百里封疆似画屏。

复制 王禹偁 《送鞠评事宰兰溪》

送罗著作奉使湖湘

形式:

使星躔次入长沙,晓别延英去路赊。 数刻漏中承密旨,几重湖外奉皇华。 山行马拂湘川石,寺宿僧供岳麓茶。 回日期君直西掖,当阶红药正开花。

复制 王禹偁 《送罗著作奉使湖湘》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