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思家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思念故乡扬州,就觉得扬州也在呼唤着我。首先入梦的是隋堤上杨柳,娇嫩得经不起雨蒙雾锁。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岸边;似乎也拍打着倒映在江中的月亮。细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醒目,映衬着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扬州,以归隐江村,频卧江楼?与诗朋吟和,同酒友对酌。在自家花园里时时点缀新鲜花草。如同沙鸥一样能自由自在生活。白头老人还为五斗米去屈身弯腰?岂不违背了自己的志趣!

注释
左:违背,不合。
步,一作埠。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亦名桃叶山。水际谓之步,古时此山南临大江,又相传吴人卖瓜于江畔,因以为名。南北朝时曾经为军事争夺要地。公元450年,南朝刘宋文帝发动了元嘉北伐,但是被北魏太武帝击败,后北魏拓跋焘反攻刘宋,十月从黄河北岸出兵,连续击溃宋军多路主力,十二月率兵至此,凿山为盘道,设毡殿,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南朝宋鲍照迥《瓜步山楬文》:“瓜步山者,亦江中眇小山也。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是亦居势使之然也。”宋王安石《入瓜步望扬州》:“落日平林一水边,芜城掩映只苍然。”清顾炎武《上吴侍郎旸》诗:“烽火临瓜步,銮舆去石头。”
家:这里指扬州。
瓜步:瓜步山。在江苏省六合东南,南临大江。瓜步月就是瓜步这个地方上面的月亮。
红桥:在扬州城西北二里,是扬州游览胜地。
折腰人:此处是作者自谦,也是愤激之反语。左:左计,不适当的策划。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读

  此词抒写了对扬州的怀念,也透露了对仕宦生活的厌倦。上片着意描写扬州的风景名胜,令人神往。下片抒写对重返扬州的生活展望。全词平易浅近而内涵丰富,感情真挚,颇具特色。

  口语化而又典雅的文字的塑造,往往需要一定的雅醉。这样,在醒醉之中方能一吐快绪。性情自然而生,笔下文字在情感的催促下静静流露。《满江红·思家》读起来让人感觉十分亲切和畅快。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人世终究没有将我忘怀,如此眷恋于我,此时感知自己是如此的重要。在劳累之余,似乎不仅眼睛一热,要哭一下鼻子的。冷漠的社会,该对自己敞开心扉。过好自己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不管金窝银窝,还是最喜自己的草窝。只要自己生活得开心,过个自由自在的生活,便不去追逐那些轻浮的感觉,为俗事所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郑燮介绍和郑燮诗词大全

诗人:郑燮

清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进士。授范县知县,为人疏放不羁,日事诗酒。及调潍县,有政声。「以岁......
复制作者 郑燮
猜您喜欢

摸鱼儿十首 其二

形式:

蓦今朝、仲春初二,玉晨重见瑶侣。 钿蝉缃蝶新梳削,回首那人风度。 青鸟去,看碧落高寒,又恐娇难住。 梦云惯阻。 记夜雨重门,画堂灯畔,双髻唱金缕。 东风骤,吹堕琼华如许。 秦台零落珠树。 小庭香雾回廊月,都是旧经行处。 花底语,问花上、流莺也为侬凄楚。 凤笙漫谱。 指柳下栏干,共伊凭后,十载罥飞絮。

复制 李慈铭 《摸鱼儿十首 其二》

少年游二首 其一

形式:

暖风迟日杖藜轻,挂酒且闲行。 山家桑拓,溪桥杨柳,随处听啼莺。 归来笑撚花枝嗅,茶榻午烟清。 禅房似水,香炉鹊尾,刚对净名经。

复制 李慈铭 《少年游二首 其一》

浣溪沙十首 其二

形式:

罥户蛛罗镂细尘,红栏到处近流莺。 丝丝暮雨玉箫声。 柳絮惯飞连日暖,桃花娇助一分晴。 闲调鹦鹉过清明。

复制 李慈铭 《浣溪沙十首 其二》

少年游 · 咏金凤花

形式:

凤仙花本自仙宫。最喜雨蒙蒙。摘来簪髻,捣成染甲,妆点许多容。 不幸经秋霜打败,无复露华浓。西风一夜,纷纷红紫,多半萎墙东。

复制 宋瑊 《少年游 · 咏金凤花》

鹧鸪天 · 重阳晚眺遇雨

形式: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复制 李昌垣 《鹧鸪天 · 重阳晚眺遇雨》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