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 · 眉共春山争秀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眉是那样的秀美,只有妩媚的春山能与之比美,可惜它却皱得紧紧的。别让泪水打湿了花枝,使花儿也像人一样消瘦。因为知音难觅,她那清亮圆润的玉箫声已经很久听不到了。如果想知道她为什么每天倚着栏干发愁?那就问一问长亭前的柳树吧!

注释

一落索:《词谱》卷五:「欧阳修词,名《洛阳春》。张先词,名《玉连环》。辛弃疾词,名《一络索》。」按贺铸词,有「初见碧纱窗下绣」句,名《窗下绣》。清吴绮词,名《玉联环》。毛本注云:「《清真集》作《洛阳春》。」按:《六一词》有《洛阳春》词,即此调,又名《玉联环》,皆北宋之旧名。《词统》作《一络索》。双调四十六字。前後阕各二十三字,四句三仄韵。 湿:沾湿,打湿。此句用李义山《天涯》:「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枝。」及李长吉《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诗意。 恐花也、如人瘦:罗忼烈云:李易安《醉花阴》「簾捲西风,人比黄花瘦」;程正伯《江城梅花引》「一夜被花憔悴损,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朱淑真《菩萨蛮》「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皆自清真句化出。 清润:形容她吹萧时乐声清亮幽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是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写思妇闺情之作,是词人青少年时的作品,主要摹写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愁和内心少为人知的深深悲哀。上阕写抒情女主人公的外貌与情态,下阕写她的心情愁思。全词景物描写与情感的表达浑然一体,风格清丽秀雅,是典型的婉约词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俞乐静《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倚阑」二句写景俊逸,拟诸诗境,有「十里晓风吹不断,乱红飞雨过长亭」意境。「落霞」二句寄怀天末,离思与落霞孤鹜齐飞矣。 罗忼烈《周邦彦清真集笺》:《古今词话》所引《耆旧续闻》,谓此亦为李师师作。此盖应歌之词,代妓而作耳,苟如《续闻》所言,则作者方主李师师家,又何离恨之有?亦自相(牛氐)牾也。 刘斯奋《周邦彦词选》:李易安《醉花阴》词:「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风,人比黄花瘦。」脍炙人口。此词亦有「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之句,情味似稍逊。然李词确係女性口吻,周词则属男子言语,亦至为明显。至于得句孰后孰先,其间有无渊源影响,则不可考矣。 钱鸿瑛《柳周词传》:本词是周美成少年时作品,描写的对象是年轻女子,很可能是歌妓。主要写她内心不为人知的深深悲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周邦彦介绍和周邦彦诗词大全

诗人:周邦彦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
复制作者 周邦彦
猜您喜欢

成父送梅一株

形式:

无竹恐人俗,无梅忧竹孤。 阿连解我意,为致三尺株。 莳之西窗前,青白相与扶。 梅瘦竹亦瘠,岂唯人独癯。 终年厄贫病,藉尔得暂愉。 索酒莫计盏,瓶罄当续沽。

复制 赵蕃 《成父送梅一株》

得蕙数本有怀斯远二首 其一

形式:

幽兰一收馨,馀卉无足睨。 今晨采樵子,贻我以数蕙。 风气固王谢,兄弟犹鲁卫。 雨合打窗深,于余真得计。

复制 赵蕃 《得蕙数本有怀斯远二首 其一》

赠尤检正四首 其一

形式:

多书如邺侯,读书如张巡。 一代信不数,吾身见能亲。 门墙虽云旧,踪迹乃若新。 政以沅湘远,无由书疏频。

复制 赵蕃 《赠尤检正四首 其一》

与苏运使诩四首 其二

形式:

培塿无大木,沟渎无巨鱼。 窈然涧壑深,渺若江海潴。 涧壑虽云深,萧艾宁废诸。 江海虽云广,蛭螾亦与居。

复制 赵蕃 《与苏运使诩四首 其二》

冲谷道章少隐还自上饶不见过而遂归怀玉作诗十二韵奉寄并烦送似寓斋也

形式:

幽居非不佳,竹屋静以深。 春归邈亡踪,草木成嘉阴。 天气殊未快,令人头岑岑。 忽思从公谭,微风动衣襟。 白云何许在,引领劳我心。 平生诵佳句,三叹有遗音。 端如猛虎啸,百兽藏中林。 交游一周子,自昔已至今。 论道若有合,根源要追寻。 文章固定价,美玉同精金。 穷通我均乐,兹事要力任。 通脱不累物,贤哉阮瞻琴。

复制 赵蕃 《冲谷道章少隐还自上饶不见过而遂归怀玉作诗十二韵奉寄并烦送似寓斋也》
类型: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