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
画堂:华丽的内室。
鬓(bìn)云:鬓发如云。
衾(qīn):被子。
梧桐:落叶乔木,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不道:不管、不理会的意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温庭筠共写过六首内容相仿的《更漏子》。这首《更漏子》,借“更漏”夜景咏妇女相思情事,词从夜晚写到天明。

  开头三个字,表面看是景语,不像后来李清照《醉花阴·重阳》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含有以炉烟袅袅来表示愁思无限的意思。次句“红蜡泪”就不同了:夜间燃烛,用以照明,但多了一个“泪”字,便含有了人的感情。说“玉炉”,既见其精美,又见其色洁;“红蜡”则透出色泽的艳丽而撩人情思,而闺中的寂寞也隐隐流露出来了。“画堂”,写居室之美,与“玉炉”、“红蜡”相映衬。这句紧承上句,说红蜡所映照是画堂中人的秋思。“秋思”,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深藏于人心中的情愫,红蜡是不能“照”到的,可是作者却执拗地强调“偏照”。“偏照”者,非照不可也。这一来,将室内的华美陈设与人的感情,巧妙地联系起来了。此刻,在这美丽的画堂中,冷清寂静,只有玉炉之香,红蜡之泪,与女主人公相伴,不管它们是有意、无意,但在她看来,却是“偏照”。至此,是蜡在流泪,抑或人在流泪,浑融一体,更反衬女主人公的“秋思”之深。概言之,第一句主要是衬景,二句景中含情,三句感情色彩强烈,女主人公的愁肠百结,呼之而出了。陈匪石云:“词固言情之作,然但以情言,薄矣。必须融情入景,由景见情。”(《旧时月色斋词谭》)这里“融情入景”是逐步深入的,至“偏照”始喷涌而出。

  “眉翠薄,鬓云残”,两句写人。以翠黛描眉,见其眉之美。鬓云,是形容美发如云,可知其人之美。但紧接着用了一个“薄”字,一个“残”字,景况便完全不同了。“薄”字形容眉黛褪色,“残”字描绘鬓发不整。这两个字反映出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情态,不仅写外貌,也同时写出了她内心难言的苦闷。“夜长衾枕寒”,继续写思妇独处无眠的感受,它不仅点明了时间:长夜漫漫;写出了人的感觉:衾枕生寒,如李清照怀念外出丈夫时的“半夜凉初透”。由此可知上面的一切景物,都是夜长不寐之人目之所见,身之所感。这些景物如粒粒珍珠,用“秋思”这条线把它们串了起来。

  上阕写画堂中人所见,下阕从室内转到室外,写人的所闻。秋夜三更冷雨,点点滴滴在梧桐树上,这离情之苦没有人可以理解。它与“偏照画堂秋思”呼应,可见“秋思”即是离情。下面再作具体描述:“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潇潇秋雨不理会闺中少妇深夜怀人的苦情,只管让雨珠洒在一张张梧桐叶上,滴落在窗外的石阶上,一直滴到天明,还没有休止。秋雨连绵不停,正如她的离情连绵无尽。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由玉炉生香、红蜡滴泪的傍晚,到闻“三更雨”,再看“滴到明”,女主人公的彻夜不眠,当然更非“一个愁字了得”了。

  这首词通首写画堂人的“秋思”“离情”,上阕的意境,在《花间集》中颇常见,下阕的写法则独辟蹊径。陈廷焯说“梧桐树”数语,用笔较快,而意味无上文章之厚。其实,“用笔快”如果一泻千里,言尽意止,固然不好;但这里并非如此。谭献说“梧桐树”以下似直下语,正从“夜长”逗出,亦书家“无垂不缩”之法。书法中的所谓“垂”,指竖笔;在作竖笔时,最后须往上逆缩一下,使字体不失其气势。比之于词,即是看似直率,纵笔而下,但须顿挫深厚,跌宕而有情致,似直而实纡也。《更漏子》下阕,写梧桐夜语,正有此特色。这里直接写雨声,间接写思妇,亦是“夜长衾枕寒”的进一步说明;但整夜不眠却仍用暗示,始终未曾点破,这就是直致中有含蓄之处。所以说此词深得书家 “无垂不缩”之法,即是指它“直说”中仍适当地配合以“含蓄”,否则便会使人有一览无余、索然寡味之感了。宋人聂胜琼《鹧鸪天·别情》词有句云:“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当是从此词脱胎而来,写得语浅情深;但全词并不像此词上下片浓淡相间,又缺乏转折变化,相较之下,韵味亦是略逊一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温庭筠介绍和温庭筠诗词大全

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
复制作者 温庭筠
猜您喜欢

李思训妙笔

形式:

李侯丹青胜结绿,贝阙珠宫看不足。 偶研丹碧写春山,万壑千峰仅盈幅。 应知深处有神仙,花落花开度岁年。 扁舟自是寻真侣,为觅桃源一洞天。

复制 邓文原 《李思训妙笔》

唐子华云松仙馆图

形式:

危峰削玉插晴空,淋漓秀色含鸿蒙。 世间万物有时易,惟有青山今古同。 隐君山下营茅屋,烟霞笑傲逃尘俗。 日长心境鹤俱闲,自扫白云松下宿。 溪头觅句行迟迟,童子囊琴归竹篱。 猗兰调古少人听,等闲何处寻钟期。

复制 邓文原 《唐子华云松仙馆图》

棣华堂为钱塘罗云叔题

形式:

江空暗雨飞鸿杳,天长古道行人少。芳草池塘梦欲迷,紫荆庭下无人扫。 谁似君家常棣华?炫日矜春长媚好。文采风流诏谏孙,诗书满屋来华轩。 我闻同姓古所敦,尺布斗粟何足论。

复制 邓文原 《棣华堂为钱塘罗云叔题》

清溪谒象山先生祠

形式:

我行厌尘役,爱山极幽阻。 及兹叩岩扃,浮岚薄窗户。 危石倚苍屏,盘盘一洞府。 邈哉混沌根,疏凿自太古。 或疑昏垫初,屹立中流许。 悬崖泻惊瀑,洒空作飞雨。 泓渟水镜虚,林影净可数。 石阑少流憩,樛枝啼翠羽。 山花明炫目,藓径劣容武。 陡上高明台,桑麻蔽村坞。 却笑群山卑,矜春相媚妩。 了如静者性,孤洁耻俗伍。 昔贤此鸣道,松风入谈麈。 教锋振群哇,朋簪谢华组。 末学分畛域,正道日榛莽。 嗟余嗜探赜,离索增叹怃。 入舟耿清梦,前溪听鸣橹。

复制 邓文原 《清溪谒象山先生祠》

登五岭

形式:

去岁登斯岭,歊暑穷跻攀。 兹历至源道,五岭九萦盘。 鸡鸣戒行李,月明清露漙。 笋舆兀残梦,絺衣飒微寒。 峭立芙蓉峰,秀出群厓端。 陟上扪烟萝,邈视凌风翰。 想当混沌初,疏凿驱神奸。 幸经资斧贯,犹有苍石顽。 剑门倚崇墉,函谷封泥丸。 顾此东南偏,夷险遂殊观。 小憩天欲曙,岚光涨林峦。 颇闻招提胜,峻绝逾商颜。 野人耕凿共,山僧巾屦安。 白首不出寺,岂复世虑干。 我欲叩幽迥,策足嗟蹒跚。 维时清秋暵,老龙犹泥蟠。 洒空飞雨至,乃在半山间。 粳稻绿如云,白水行埼湾。 农意良已欣,我行讵云难。 买酒浇磊块,临溪濯潺湲。 山灵亦我娱,风松写清弹。

复制 邓文原 《登五岭》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