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
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注释
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
吹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动:惊动。行人:征人。
喧喧:喧闹,形容人多、嘈杂。
笳(jiā):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
黄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黄河一作金河。
陲(chuí):边陲,边地。
系:捆绑。名王:指匈奴首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九年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王维早年热衷政治,在谪济州司仓参军以后亲眼目睹一次普通的规模不大的出征,以及出征将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和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作者感同身受写这首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早期的作品,早年热衷政治,奋发有为,他的边塞诗生露出爱国主义的思想,具有豪壮的英雄气概。这首诗描写了发生在边陲的一次战斗。“吹角”二句,先从行军写起。凌晨,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把他们从梦中个起。于是他们紧张地准备出发,“喧喧”二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们起床后出发前紧张忙碌的热闹场面。“笳悲马嘶乱”以下四句,具体写战斗的过程。当双方将要遭遇时,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一个“乱”字,概括了双方即将投入战斗时笳鸣马嘶嘈杂一片的情景,但本句语义的重点在自己一方的“马嘶”。马的兴奋,正说明战士的兴奋。“争渡金河水”的“争”,写出了战士们人人摩拳擦掌,获神抖擞、奋勇渡河,踊跃杀敌的激愤获神。“日暮”二句,写战斗一直紧张地进行着,直到太阳落到“沙漠边”,在那烟尘弥漫的战场上还传来战士的厮杀声,于此可见战斗的激烈。最后“尽系名王颈,归来见天子”写战斗取胜后,将士们凯旋而归的情景。他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然后带回来献给天子,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充满了积极报国奋发向上的情绪,生露了诗人前期较为进步的政治倾向和爱国热情,具有盛唐边塞诗激情满怀、个人振奋的时代特色。节奏鲜明,语言铿锵,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用凝练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高度的语言技巧。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维介绍和王维诗词大全

诗人: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
复制作者 王维
猜您喜欢

新酒初熟约徐宽共尝候久不至

形式:

群鸦飞尽月黄昏,不见人来共酒樽。 坐久隔墙闻犬吠,桂花香里又开门。

复制 郑文康 《新酒初熟约徐宽共尝候久不至》

访钱君济

形式:

大澞近在小澞西,此地君家水竹居。 两岸垂杨分聚落,一湾流水灌菑畬。 人沽小店频惊犬,鹭立浑潮不见鱼。 早治浦傍芜秽路,明年容接长官车。

复制 郑文康 《访钱君济》

偶忆芮明府朱商潜彭水竹范淞南四老遗事

形式:

片玉曾夸我,牵丝许问名。 雁书来报晚,耿耿幼时情。

复制 郑文康 《偶忆芮明府朱商潜彭水竹范淞南四老遗事》

登薛烈妇冢

形式:

城南湓渎旧时居,粉阁犹存地一隅。 狂物自罹三尺法,佳人兼送万金躯。 夕阳陵谷烟云变,寒食荆榛雨露濡。 使者观风无暇问,土中埋没夜明珠。

复制 郑文康 《登薛烈妇冢》

唤渡

形式:

白浪浮空散作花,荡舟食力度年华。 行人不用愁风雨,过得江来似到家。

复制 郑文康 《唤渡》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