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世人心理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请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注释
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及江宁等地,为六朝故都。
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
老木:枯老的树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是作者看了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后有感而写的吊总画今之作,诗中指出这组画并没有为晚唐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画出它的凄凉衰败,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全诗语调激昂,寓意深刻,不仅对那些粉饰太平、不尊宋历史事实的行为作了有力的驳斥,并点明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而且对敢于反映历史真实的六幅的画心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作者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画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一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画感的总一。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

  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

  的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画心画不成。”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的一片画心”;而这的一片画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的一片画心画不成”的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的真个是画不成么?”你看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的一片画心”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象针对高蟾反驳道:

  的谁谓画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的一片画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

  诗人在否定了的画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出色的例证来:的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一。”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总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一个感叹的一片画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现在不是画出来了么!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六朝史事的彩绘图,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是作者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后有感而写的吊古伤今之作,诗中指出这组画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画出它的凄凉衰败。全诗语调激昂,寓意深刻,不仅对那些粉饰太平、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行为作了有力的驳斥,并点明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而且对敢于反映历史真实的六幅“伤心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作者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韦庄介绍和韦庄诗词大全

诗人: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
复制作者 韦庄
猜您喜欢

筠乡入夏野花方拆

形式:

墙匝丛丛绣舞裀,一般颜面各精神。 筠乡不为东君去,野草闲花满路春。

复制 薛季宣 《筠乡入夏野花方拆》

登怡亭故址

形式:

江滨篆贞石,浑谓有神画。 闲作故亭游,心知古人迹。 竹疏径微通,天远荒自辟。 长江浩无涯,沧溟赢咫尺。

复制 薛季宣 《登怡亭故址》

至樊口三首

形式:

长安当日碎樊山,闻说孙郎凿岘还。 舴艋架虚掀舞甚,可堪破舶问前湾。

复制 薛季宣 《至樊口三首》

读近时乐府

形式:

乐好株离几百年,知昏汉日暗湖天。 周东幸有其戎叹,却在伊川被发前。

复制 薛季宣 《读近时乐府》

俞氏园林

形式:

茁茁桃与李,生花故城山。 修竹共娟好,流水相往还。 天远峰可续,人来心已闲。 殷红间苍白,晚吹催潺湲。 吾邑在何许,沧波对重关。 烟霞蔽落日,萑苇深前湾。 送客时已到,游人意长悭。 高风怒涛作,卷雪食饷间。 官禁不可脱,归哉望斓斑。

复制 薛季宣 《俞氏园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