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感赋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

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 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登楼:登高楼赋诗。《毛传》说:“升高能赋”。《韩诗外传》上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死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建安七子”之一。他出身大官僚家庭,年轻就很有名。因为长安战乱,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未被重用,后归曹操。王粲在荆州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赋中抒写了作者久困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良时:美好时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九日感赋》是清代诗人秋瑾所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主要描写了作者秋瑾远嫁他乡,心情苦闷,在佳节插上茱萸给妹妹写诗,并借用王维、陶渊明、王粲等古人的同类诗赋作品,引出作者的重阳情思。此诗围绕“九日”直抒胸臆,思绪哀怨,出语平实,字字如从肺腑中镂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宁波大学叶元章教授《静观流叶》:“插茱与吟诗并见,使诗中的茱萸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已完全人格化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秋瑾介绍和秋瑾诗词大全

诗人:秋瑾

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生于福建省厦门。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留学日本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鞦韆、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近代女民主革命志士,提倡女权......
复制作者 秋瑾
猜您喜欢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十八

形式:

闲斋夜击唾壶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惯采药苗供野馔,但留风月伴烟萝。 吟中景象千般有,身外功名一任他。 浮世到头须适性,少年莫笑我蹉跎。

复制 瞿士雅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十八》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十五

形式:

原上人侵落照耕,不妨闲看不妨行。 山光积翠遥疑逼,水面无尘晚更清。 蕃草席铺枫叶岸,绿杨风送小莺声。 适情处处皆安乐,但觉尧天日转明。

复制 瞿士雅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四十五》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三十九

形式:

洞房门上挂桑弧,身比秋荷渐觉枯。 炎暑郁蒸无避处,寒窗风雪拥深炉。 闲招好客斟香蚁,难把长绳系日乌。 莫使金樽空对月,殷勤能得几回沽。

复制 瞿士雅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三十九》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十二

形式:

莫叹衰容日日非,只应图画最相宜。 玄穹若假年龄在,寒暑任从波上移。 天畔晚峰青簇簇,云中远树黑离离。 直饶到老常如此,准拟人看似旧时。

复制 瞿士雅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十二》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十一

形式:

色浓柳最占春多,景物皆宜入画图。 苍翠云峰开俗眼,薄罗衫子透肌肤。 但能落落疏朝市,不必遥遥羡镜湖。 得向晓窗闲挂玩,始知名画有功夫。

复制 瞿士雅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 其十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