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战乱时颠沛流离在东北方,如今我又漂泊到西南地区。 滞留在三峡一带已有多年,和服饰不同的异族共生活。 可恨不讲信义的胡虏之人,这混乱的年代有家不能回。 庾信的一生最为坎坷悲凉,但晚年的诗赋震撼了江关。

注释

支离:流离。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共云山:共居处。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为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杜臆》:五首各一古迹。第一首古迹不曾说明,盖庾信宅也。借古以咏怀,作咏古迹也。……公于此自称“词客”,盖将自比庾信,先用引起下句,而以己之“哀时”比信之《哀江南》也。 《唐诗评选》:本以咏庾信,只似带出,妙于取象。 《义门读书记》:《哀江南赋》云:“诛茅宋玉之宅,开径临江之府”。公误以为子山亦尝居此,故咏古迹及之。恐漂泊羁旅同子山之身世也。“宅”字于次篇总见,与后二首相对为章法。 《杜诗详注》:首章咏怀,以庾信自方也。……五、六宾主双关,盖禄山叛唐,犹侯景叛梁;公思故国,犹庾信哀江南。 《唐音审体》:以庾信自比,非咏信也。下皆咏蜀事。信非蜀人。 《唐诗别裁》:此章以庾信自况,非专咏庾也。五、六语已与庾信双关;以上,少陵自叙。 《读杜心解》:三、四,正咏“飘泊”。五、六,流水,乃首尾关键。“终无赖”申“支离”,“且未还”起“萧瑟”。 《杜诗镜铨》:自叙起,为五诗总冒。俞云:二句作诗本旨(“支离东北”二句下)。 《杜诗集评》:李因笃云:格严整而意沉着。吴家祥云:声调悲凉。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此章纯是自述,非关古迹矣,故有作《咏怀》一章、《古迹》四首者。 《唐诗绎》:此因寓羁不得归,而自伤飘泊也。 《昭昧詹言》:首章前六句,先发己哀为总冒。庾信宅在荆州,公未到荆州而将有江陵之行,流寓等于庾信,故先及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甫介绍和杜甫诗词大全

诗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
复制作者 杜甫
猜您喜欢

送边将

形式:

天骄频犯塞,铁骑又征西。臣节轻乡土,雄心生鼓鼙。 地寒花不艳,沙远日难低。渐喜秋弓健,雕翻白草齐。

复制 李咸用 《送边将》

春晴

形式:

檐滴春膏绝,凭栏晚吹生。良朋在何处,高树忽流莺。 游寺期应定,寻芳步已轻。新诗吟未稳,迟日又西倾。

复制 李咸用 《春晴》
类型:

冬夜与修睦上人宿远公亭,寄南岳玄泰禅师

形式:

丈室掩孤灯,更深霰雹增。相看云梦客,共忆祝融僧。 语合茶忘味,吟欹卷有棱。楚南山水秀,行止岂无凭。

复制 李咸用 《冬夜与修睦上人宿远公亭,寄南岳玄泰禅师》

落花

形式:

拾得移时看,重思造化功。如何飘丽景,不似遇春风。 满地馀香在,繁枝一夜空。只应公子见,先忆坠楼红。

复制 李咸用 《落花》

早蝉

形式:

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 暂默斜阳雨,重吟远岸烟。前年湘竹里,风激绕离筵。

复制 李咸用 《早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