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单父梁九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
畴昔探云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
十上多苦辛,一官恒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梁九:别本在"梁九少府"下缀有"洽"字,当为梁九之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亡友梁九少府一生落拓不遇、不幸早夭的叙述,和对彼此生前深厚交谊的回忆,表达了对亡友极为沉痛哀悼的感情。是高适“悲”的代表作之一,在当时就广为传唱。 这首诗大约写在开元二十二年以后。史载,高适性落拓不拘,早年曾长期过着浪游旷放的生活。四十馀岁,才作了个封丘县尉。遭逢不遇,自然百倍怜惜与他志向与命运都相类似的人物,更何况梁洽曾为处士,二人有一段绸缪的友谊呢!所以,当老友逝去多年以后,诗人睹物思人,仍不胜感慨: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开头两句,写诗人翻箧捡物,无意中发现了梁九以前寄给他的书信,回想起二人的交游情谊,遂忍不住眼泪涟涟。"泪"字紧紧扣着题面的那个"哭"字。称"君",既表现了诗人对梁九的敬重,又写出诗人好像面对着好友在倾诉衷肠的神态和亲切的口气。 “夜台今寂寞,疑是子云居。”阮瑀《七哀诗》“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写的是荒凉古墓的黑暗幽邃。高适诗体现了这个意思,但他又把笔锋延伸一层,进一步联想梁九生前与身后同样寂寞的生活。"今"字,或作"犹"字。其兼容今昔的意思非常明显。结合末一句,其意更加明了。子云,是汉代扬雄的字。扬雄曾作《解嘲赋》,自道其志云:“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惟寂惟寞,守德之宅。”意思是说守道之人追求的是谦退静默,不求闻达,超然于物外,才能游于神庭,唯有甘于寂寞的人,方可保守其高尚的道德品质。高适的这句诗,一方面说梁九无论在世还是去后,都是寂寞自守的人,一方面又说他平生如扬子云一样,情操高尚。这里的"疑"字,与"今"字(或"犹"字)互为照应,使人自然把今与昔、梁九与扬雄放在一起加以联想。诗歌语言虽然质朴浅显,而内涵却很醇厚。 李白有《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云:“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那意思全建筑在凭空揣想的基础上,想象之妙,皆未离一个“酒”字,自然把纪叟与李白勾锁在一起。高适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则以"寂寞"二字作为穿连的引线,由现实的情状生发出往日的追想,构思立意亦同样巧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高适介绍和高适诗词大全

诗人: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
复制作者 高适
猜您喜欢

云童行

形式:

云童童,白龙之尾垂江中。今年天旱不作雨,水足墙上有禾黍。

复制 张籍 《云童行》

新桃行

形式:

桃生叶婆娑,枝叶四向多。 高未出墙颠,蒿苋相凌摩。 植之三年馀,今年初试花。 秋来已成实,其阴良已嘉。 青蝉不来鸣,安得迅羽过。 常恶牵丝虫,蒙幂成网罗。 顾托戏儿童,勿折吾柔柯。 明年结其实,磊磊充汝家。

复制 张籍 《新桃行》

忆远曲

形式:

水上山沈沈,征途复绕林。 途荒人行少,马迹犹可寻。 雪中独立树,海口失侣禽。 离忧如长线,千里萦我心。

复制 张籍 《忆远曲》

长塘湖

形式:

长塘湖,一斛水中半斛鱼。大鱼如柳叶,小鱼如针锋,水浊谁能辨真龙。

复制 张籍 《长塘湖》
类型:

废瑟词

形式:

古瑟在匣谁复识,玉柱颠倒朱丝黑。 千年曲谱不分明,乐府无人传正声。 秋虫暗穿尘作色,腹中不辨工人名。 几时天下复古乐,此瑟还奏云门曲。

复制 张籍 《废瑟词》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