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操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欧阳文忠在滁州遊琅琊幽谷,飞瀑鸣泉,声若环佩。美妙动人,乐而忘归,写了篇《醉翁亭记》,脍炙人口,当时就刻石立了碑。沈遵特意跑到滁州探访,见那琅琊山水确如醉翁妙笔所绘,就动了兴致,以琴寄趣,创作了一支宫声三叠的琴曲《醉翁吟》(即《醉翁操琅然》)。沈遵寻了个机会为欧阳文忠亲自弹奏此曲,欧阳文忠听了很高兴。并应沈的请求为该曲作了词。欧词自是大手笔,「然调不主声,为知琴者所惜。」调不主声就是唱不出来。沈遵的《醉翁吟》传开之後,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不但争传《醉翁吟》琴曲,连欧阳文忠所作《醉翁吟》歌词,也有好事者纷纷为其谱琴曲,但都不理想。冥冥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机缘,一晃三十多年过去,欧阳文忠、沈遵相继去世,庐山玉涧道人崔闲还惦记着这件事。崔闲精通琴曲,曾拜沈遵为师。他非常喜欢此曲,「常恨此曲无词,乃谱其声,请于东坡居士。」东坡贬谪黄州期间,崔闲多次从庐山前往拜访。一次他揣着《醉翁吟》的曲谱登门,请东坡填词。东坡不但诗文高妙,而且精通音律,听明来意,欣然应允。于是乎,崔闲弹,东坡听,边听边谱词,不大一会儿就完成了。 飞瀑似珠玉叠串琅琅鸣泉,高山推出明月,清朗团圆。我问:是谁?琴弦轻响,优美的旋律,回荡空山,无人应答,静寂塞满广大空间。只有醉翁理解这天上的琴弦。这是大自然的音籁,美妙呵,难以言传。明月中天,清风把琴声送出很远,露水似真珠,眨着笑眼。此时此刻,谁能安恬入眠?背负草编筐篓的人,走过山前,大声高呼:有心人才能如此这般! 醉翁长啸,吟诵新的诗篇。馀音袅袅,回答的是谷中的流泉。醉翁去了,不再回还。抛下的只是,朝的吟咏,夜的哀怨。山,有时会裸露光秃秃的山巅;水,有时会倒流回环。然而,醉翁呢?他已不会回到少年。醉翁呵,已经归去,幻化成仙。这美妙的乐曲,却留在人间。不信,请你倾听,听呵,听这流注的奔泉。手指弹奏以外,还有新的一两只和弦,这《醉翁操》便是乐曲中的名篇。

注释

醉翁操:《钦定词谱·卷二十二》:「琴曲,属正宫。沈遵创作,苏东坡始创为填词。其序云:『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馀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遊,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製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後三十馀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此本琴曲,所以《苏词》不载,自辛稼轩编入词中,复遂沿为词调,在宋人中,亦祇有辛词一首可校。此词以『元』、『寒』、『删』、『先』四韵同用,辛词以『东』、『冬』、『江』三韵同用,犹遵古韵,填者审之。」九十一字,前片十平韵,后片七平韵,一仄韵。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俱未收本首,唯见《东坡后集·卷八》、朱彊邨《彊邨丛书》本《东坡乐府·卷二》。 琅琊:龙榆生笺引《欧阳文忠集·卷三十九·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 「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东坡诗集》作「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焉」,义胜。 《醉翁引》:龙榆生笺引《欧阳文忠集·卷十五·醉翁吟》:「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闻而往游焉。爱其山水,归而以琴写之,作《醉翁吟》三叠。去年秋,余奉使契丹,沈君会余恩、冀之间。夜阑酒半,援琴而作之,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以赠之。其辞曰:『以始翁之来,兽见而深伏,鸟见而高飞。翁醒而往兮醉而归,朝醒暮醉兮无有四时。鸟鸣乐其林,兽出游其蹊。咿嘤啁?于翁前兮醉一作「而醉」不知。有心不能以无情兮,有合必有离。水潺潺兮翁忽去而不顾,山岑岑兮翁复来而几时。风袅袅兮山木落,春年年兮山草菲。嗟我无德于其人兮,有情于山禽与野麋。贤哉沈子兮,能写我心而慰彼相思。』」 「虽粗合韵度」:《东坡诗集》作「虽粗合均度」。 「琅然,清圜」:龙榆生笺:「琅然,玉声。《楚辞·九歌》:『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杜少陵《舟中》诗:『今朝云影荡,昨夜月清圆。』」娟娟:龙榆生笺:「杜少陵《狂夫》诗:『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荷蒉(kuì):龙榆生笺引《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kēng)硁(kēng)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童巅:龙榆生笺:「《释名》:『山无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 飞仙:龙榆生笺引《海内十洲记·蓬丘》:「蓬丘,蓬莱山是也。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宫,盖太上真人所居。唯飞仙有能到其处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醉翁操·琅然》,沈遵创作,东坡为之填词。此作是元豐五年应庐山道人崔闲之请。作于黄州,是倚声填词的佳作,是为琴曲《醉翁操》所谱写的一首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黄山谷《山谷题跋·卷二·跋子瞻〈醉翁操〉》: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三十五》引曾南豐《跋〈醉翁操〉》:余与子瞻皆欧阳公门下士也,公作《醉翁引》,既获见之矣。公没後,子瞻复按谱成《醉翁操》,不徒调与琴协,即公之流风馀韵,亦于此可想焉。後人展此,庶尚见公与子瞻相契者深也。 陈慧山《古今小品·卷七》:王纳谏云:「此等题,清远为上,意解次之。」 翁覃溪《石洲诗话·卷二》:文公《琴操》,前人以人七言古,盖《琴操》,琴声也。至苏文忠《醉翁操》,则非特琴声,乃水声矣。故不近诗而近词。 刘蒲菴《七颂堂词绎》:蘖括体不可作也,不独《醉翁》如嚼蜡,即子瞻改琴诗,「琵琶」字不见,毕竟是全首说梦。 许蒿庐《词综偶评》:东坡自评其文同:「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唯词亦然。 陈亦峰《词则·别调集》中评价本词:「清绝、高绝,不许俗人问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除夕园庭之花齐见者梅桃杏山茶玉兰海棠木瓜樱桃马缨春兰蔷薇木香迎春水仙长春报春蜀葵十馀种(丁亥)

形式:

此地可名妙香国,此时可似百花居。 家乡事事皆堪忆,惟有群花比不如。

复制 阮元 《除夕园庭之花齐见者梅桃杏山茶玉兰海棠木瓜樱桃马缨春兰蔷薇木香迎春水仙长春报春蜀葵十馀种(丁亥)》

老鹤(戊子)

形式:

烂漫齐开红踯躅,树杪咿哑飞属玉。 何如老鹤静无声,卓立苍苔看修竹。

复制 阮元 《老鹤(戊子)》

题画扇三种花 其二 茗花(甲子)

形式:

旗枪摘尽又生芽,三尺梅枝淡绿花。 莫怪君谟辨香茗,看花须到野人家。

复制 阮元 《题画扇三种花 其二 茗花(甲子)》

朱右甫 摹辑续钟鼎款识作秋斋摹篆图属题予按昔人论诗论词论画皆有绝句因作论钟鼎文绝句十六首题之 其十 (甲子)

形式:

或交繶带或云雷,半是镕成半凿开。 凫氏煎金真不朽,几多竹帛尽成灰。

复制 阮元 《朱右甫 摹辑续钟鼎款识作秋斋摹篆图属题予按昔人论诗论词论画皆有绝句因作论钟鼎文绝句十六首题之 其十 (甲子)》

朱右甫 摹辑续钟鼎款识作秋斋摹篆图属题予按昔人论诗论词论画皆有绝句因作论钟鼎文绝句十六首题之 其一 (甲子)

形式:

山斋竹树起秋阴,多少铭文写吉金。 说与时人浑不解,四千年上古人心。

复制 阮元 《朱右甫 摹辑续钟鼎款识作秋斋摹篆图属题予按昔人论诗论词论画皆有绝句因作论钟鼎文绝句十六首题之 其一 (甲子)》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