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五愔弹琴

阮籍推名饮,清风满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沈。
予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郑愔像三国时的阮籍以善饮酒知名,畅饮在清风吹拂的竹林。 酒喝得半醉甩一下衣袖,拂拭干净龙唇琴上的灰尘准备弹琴。 饮下一杯美酒弹奏一支曲子,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夕阳西沉。 我的志趣本来在寄情山水,听这高山流水之音恰合我的本心。

注释

郑五愔(yīn):即郑愔,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魏人,生活中魏晋易代之际,不满现实,又怕遭迫害,于是纵酒谈玄,蔑视礼法。 “清风”句:典出“竹林七贤”故事。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聚集在竹林下弹琴饮酒游乐,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满,一作“坐”。 龙唇琴:古代琴名。《古琴疏》:“荀季和(荀淑)有琴曰龙唇。”这里泛指琴。龙唇,琴的发音部位,后世也作为琴的代称。 沈:即“沉”。 谐:合。夙(sù)心:平素的志向、情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听郑五愔弹琴》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借写郑愔弹琴,抒写了作者自己的情志。诗开篇把郑愔比作善饮的阮籍;又用“半酣”时以袖拂琴等细节描写,突出郑愔弹琴时潇洒不羁的神态;接着表现他精湛的琴技和弹琴时令人陶醉的情景;最后在赞美琴调高雅时表明自己“意在山水”的夙志。全诗韵律明快流畅,借助典故描绘了很多郑愔弹琴的细节,生动形象地勾划出一位善琴好饮、放浪潇洒、飘然出尘的高士形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朴而不俚,风韵尚存。”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唐人琴诗每深妙,此诗妙处似又不在深,难言难言!” 清代范大士《历代诗发》:“只说听琴,而赞叹弹琴只于结意略见,便省无限气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浩然介绍和孟浩然诗词大全

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
复制作者 孟浩然
猜您喜欢

杂画 其二

形式:

苍松曾受大夫官,风起波涛五月寒。 攲枕几回听不厌,竟无清梦到槐安。

复制 徐庸 《杂画 其二》
类型:

和靖观梅便面为吴德明作

形式:

湖上观梅白玉英,与花曾结岁寒盟。 花边要把琴三弄,琴里声非笛里声。

复制 徐庸 《和靖观梅便面为吴德明作》

系儿词

形式:

五胡纷扰中原土,天子衮衣谁可补。 酷怜逃难晋室臣,抱侄弃儿何不仁。 朝晨去兮暮复至,由是系之道傍树。 时人浪说天无知,灭绝伦理真自为。

复制 徐庸 《系儿词》

襄阳曲 其二

形式:

岘首秋云白,襄阳夕照红。 看碑人堕没,千载重羊公。

复制 徐庸 《襄阳曲 其二》

至感堂

形式:

人心上方寸,万事属所司。 乃于百年间,至感谁能思。 多君紫阳后,有堂扁其辞。 扁之匪空言,晨夕惟孜孜。 天地存覆载,大哉允无私。 雨露有深恩,寒暑不异时。 圣君握水土,生物随所宜。 种植苟得理,礼稔诚可期。 父母生劬劳,罔极恩在斯。 罔极恩未报,徒悲蓼莪诗。 况复有难弟,历官际雍熙。 龙章下里门,光彩相参差。 至感总由此,永怀应自知。 知感乃为德,污简声名垂。

复制 徐庸 《至感堂》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