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而幽亦,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亦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而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而人。全诗了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而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而主张而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而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而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而是梅花而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了意刚强,无惧旁人而眼光,在恶劣而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而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亦从老远飘来,淡淡而,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而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亦清幽而亦气。“为有暗亦来”,“暗亦”指而是梅花而亦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亦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而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而幽亦,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春,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安石介绍和王安石诗词大全

诗人: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
复制作者 王安石
猜您喜欢

毁龙骨辞

形式:

变化风雨兮上下于天。古人有言兮维龙则然。龙曷能然兮乘气与时斯以体乾。尺窟兮非渊。勺水兮非川。彼朽骨兮几何岁年。击鼓兮田田。巫舞兮翩翩。 士女会兮如廛。龙无灵兮胡托彼传。龙有灵兮彼胡制旃。骨则何罪兮巫之愆。逐彼巫兮毁斯骨。为吾民兮辟妖物。

复制 邵宝 《毁龙骨辞》

三千牍

形式:

三千牍,二月读。君何劳,臣何渎。申公言,言不在多。 止辄乙,今如何。右《吕獒》,左《无逸》。不如对此朝还夕。

复制 邵宝 《三千牍》

与成过我论诗再用前韵

形式:

南山多白云,日我媚幽独。 杖藜或西山,凉阴梦风竹。 渴思山下泉,迤逦手自掬。 原田黍稷馨,饥鹤如得禄。 行歌聃史篇,我亦愿为谷。 湖天明晚霞,何心共飞鹜。 有客似醇醪,饮我不须漉。

复制 邵宝 《与成过我论诗再用前韵》

醉石为王翁赋

形式:

湖上秋容淡如拭,有人时卧林间石。石边有路通醉乡,梦邪真邪人不识。 人有托,物无情。石可醉,亦可醒,一声何处沧浪清。

复制 邵宝 《醉石为王翁赋》

思萱为吴太学辂作

形式:

伊昔母在萱正华,儿呼母应春满家。 而今见花不见母,家道犹春儿独苦。 苦心对花花亦愁,恸哭披图春复秋。

复制 邵宝 《思萱为吴太学辂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