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怎么也未能把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满地都是脏污的红锦落花,是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看那不肯进入豪门大户的杨花,自由自在地漫舞春风。

注释

清平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古来伤春悲秋的诗词很多。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感。这首词就是这样的好词。上阕写景伤春。由「风雨」导致「残红」,由「残红」而触发「莺语留春」,词人以奇特构思颠倒顺序,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计留春之伤感,巧妙地借莺儿乱语突现句首,旁托曲致,新颖而有情趣。 下阕借人抒情。「小怜」二句写歌女初次弹奏琵琶演唱歌曲,正是在南园莺啼花艳的明媚春光中。从上阕之「昨夜」与下阕之「晓来」,时间前后承接自然,故知「初上琵琶」在「昨夜风雨」之前,而「思绕天涯」乃在「昨夜风雨」之后的清晓。「不肯」二句写小怜再不肯在豪门贵胄的画堂朱户歌舞献艺虚耗青春,而希望像沐浴春风的自在梨花!「杨花」意象亦并非现景描绘,而是对未来美景的向往与期冀。此词在众多的伤春词中能出乎其类而拔乎其萃,正是因为它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周少隐《竹坡老人诗话·卷一》:大梁罗叔共为余言:“顷在建康士人家,见王荆公亲写小词一纸,其家藏之甚珍。其词云:‘留春不住’云云。荆公平生不作是语,而有此,何也?”仪真沈彦述谓余言:“荆公诗,如:‘繁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等篇,皆平父诗,非荆公诗也。”沈乃元龙家婿,故尝见之耳。叔共所见,未必非平甫词也。 清·谭献评《词辨·卷二》:倒装二句(“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以见笔力。结笔(“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品格自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安国介绍和王安国诗词大全

诗人:王安国

王安国,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宁进士。北宋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诗人。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
复制作者 王安国
猜您喜欢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十八节

孟子
形式: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复制 孟子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三十八节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四十节

孟子
形式: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复制 孟子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四十节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节

孟子
形式: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复制 孟子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二节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五节

孟子
形式: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复制 孟子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五节 》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七节

孟子
形式: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复制 孟子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十七节 》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