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怀(其十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银汉红墙:唐·李义山《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星辰:唐·李义山《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思:丝。 心:芯。皆双关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鹿菲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鹿菲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 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衹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衹有陪伴自己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纔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鹿菲的诗中, 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衹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己的衣裳,打湿了自己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衹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第三联「缠绵思尽 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义山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己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义山《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鹿菲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黄景仁介绍和黄景仁诗词大全

诗人: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
复制作者 黄景仁
猜您喜欢

碧云亭

形式:

横碧云间千嶂开,风高废堞雁声哀。 饮残杯酒不成醉,望断佳人浑未来。 几欲排云叫阊阖,便当有路到蓬莱。 池莲对客应知意,带露盈盈泪满腮。

复制 陶安 《碧云亭》

鹤笼

形式:

相依蕙帐贮仙禽,不似松巢结在林。 月色穿来窥瘦骨,露华飞入戛清音。 宽容聊息双轮翅,盘促难拘万里心。 童子放开欣客至,孤山祠下迹堪寻。

复制 陶安 《鹤笼》

送李好古赴西台御史

形式:

天花剪玉澡英姿,绿萼梅招梦里诗。 百二山河劳跋涉,九重耳目寄询咨。 锦袍召对金銮殿,宝墨留题太液池。 正值长安花满路,青骢腾踏辔如丝。

复制 陶安 《送李好古赴西台御史》

除教职

形式:

孤剑频年两鬓残,飞腾每切寸心丹。 喜持黄纸新除重,那厌青毡旧业寒。 杨柳晚风嗟客路,圣贤心事付儒冠。 也知衿佩相亲处,日与敷宣坐讲坛。

复制 陶安 《除教职》
类型:

送孙伯融总制赴括苍

形式:

远携行伍定安危,况子才高迈等夷。 勇息烟尘今日计,道经邦国古人为。 抚绥黎庶通恩泽,捭阖风云刷羽仪。 文武功臣头尚黑,熙朝重见太平时。

复制 陶安 《送孙伯融总制赴括苍》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