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發,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後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注释

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後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平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發,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周密《武林旧事》说:八月十五钱塘大潮,吴地少年善游水者数百人,都披散着头髮,身上刺满花纹,手持大旗,争先恐後,迎着潮头,在万丈波涛中出没腾飞,做出各种姿势,旗帜却一点没有沾湿。 向:朝着,面对 红旗:红色的旗帜。 觉:睡醒。 尚:还,仍然。 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酒泉子·长忆观潮》是宋代词人潘阆的词作。此词上阕回忆观潮,表现了钱塘江的宏伟壮观;下阕回忆弄潮,表现人定胜天的奇迹。全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涌的壮美风光以及弄潮儿的英勇无畏精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现代词学家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该词显示出光度和深度,表现出健儿们敢于和大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的精神面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潘阆介绍和潘阆诗词大全

诗人:潘阆

宋大名人,号逍遥子。尝居洛阳卖药。太宗至道初,以能诗受召见,赐进士及第,授国子博士。后坐王继恩狱,亡命潜逃。真宗捕得之,释其罪,以为滁州参军。其诗清劲洒脱而落落有致,王禹称、苏轼皆称赏之。有《逍遥集》......
复制作者 潘阆
猜您喜欢

读董卓传

形式:

巨妖吐毒气如蒸,谁遣腥膻汉帝陵。 烟断洛阳残火在,为他吹著点脐灯。

复制 吴龙翰 《读董卓传》

秋崖先生招饮荷葭坞席上赋诗

形式:

相公潭水清于玉,翠屏四面环书屋。石梯幽幽登苍崖,老树晴烟千顷绿。 好花对人无俗姿,春色盈盈囿虚谷。归来庭院碧参差,八窗玲珑有修竹。 先生长啸临清流,茱萸辛夷香满洲。浪呼迪辈偕春游,绿醅深注碧玉瓯。 我醉起舞相劝酬,愿祝先生相业侔伊周。运留侯帷幄之筹,横莱公野水之舟。 莫负苍生望安石,东山高卧凌清秋。

复制 吴龙翰 《秋崖先生招饮荷葭坞席上赋诗》

登和州八公山昔年周师俘敌于此有碑屹其上

形式:

万姓丛居一弹丸,八公何在路漫漫。 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 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 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

复制 吴龙翰 《登和州八公山昔年周师俘敌于此有碑屹其上》

题西湖画轴

形式:

丹青谁写满轴莲,濯濯西施一段妍。 汴水百年尘隔断,可无人作画图传。

复制 吴龙翰 《题西湖画轴》
类型:

读家集

形式:

吾家友堂翁,砚影双鬓寒。 刻志钻书史,篝灯照夜阑。 学术三代上,文章两汉间。 胸次秋沆瀣,词吐玉琅玕。 冤哉命压头,那复博一官。 二埙策科第,亦不到金銮。 友堂纷遗稿,几成汲冢残。 江东兵燹馀,白璧喜重完。 会当乞鸿笔,清名期不刊。

复制 吴龙翰 《读家集》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