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後的沙滩献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敦煌出土之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後蜀赵崇祚《花间集》所录毛平圭、阎处士、毛熙震、李德润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苧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右军所书「浣纱」二字,即所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子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西子浣纱之溪。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少陵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故梁说仅备参考。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致尧,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另有仄韵体,始于南唐后主。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张子澄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涧泉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小寒: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作「晓寒」。 雪沫: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作「雪味」。 乳花:龙榆生笺:「《茶寮记》:『云脚渐垂,乳花浮面。』」傅子立注:「『云腴』、『花乳』,茶之佳品如此。曹邺之《茶》诗:『碧波霞脚碎,香汎乳花轻。』又丁谓诗:『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刘尚荣按:「曹邺之《故人寄茶》诗见《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二》,题下原注:『一作李朱崖诗。』原句『波』作『沉』。又丁谓《煎茶》诗见《瀛奎律髓·卷八十》转引,其文集已佚。」 「雪沫乳花浮午盏」句:谓午间喝茶。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之白泡。宋人以讲茶泡制成白色为贵,所谓「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宋·赵德麟《侯鲭录·卷四》记司马温公语)。 蓼茸蒿笋:龙榆生笺:「《说文》:『蓼,辛菜。』《礼记·月令》注:『蒿亦蓬萧之属。』」蓼茸,《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蓼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纪游词,是宋神宗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苏东坡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遊南山时所作。词的上阕写早春景象,下阕写作者与同遊者遊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上阕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衹以「作小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後,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阕转写作者遊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霓裳中序第一孤舟夜泊,寒月微茫,海上断鸿,邈无消息。怆然赋此

形式:

凉蟾弄翠壑。卸却征帆潮又落。秋树乍惊夜鹊。但烟暗戍旗,星垂江阁。 音书漫托。怕去鸿、犹怨漂泊。愁无语、一镫废驿,冷笛劝孤酌。 天角。片云寥邈。叹似铁、重衾正薄。宵来归梦更恶。 叶响幽坊,雨过凉幕。旧游浑似昨。奈负了、霜前素约。 频延伫、春回征岸,寄我小梅萼。

复制 冯煦 《霓裳中序第一孤舟夜泊,寒月微茫,海上断鸿,邈无消息。怆然赋此》
类型:

壶中天经黄州赤壁下,示洪雨楼

形式:

楚江一笛,甚劳劳吹我,去舟如叶。已是汉南秋色晚,况又怀乡时节。峭壁欹云,冷溪垂雨,不共残僧朔。东坡去后,暗潮犹自呜咽。 携手更上层楼,黄州镜里,晴霭横孤堞。输与西来今夜鹤,管领芦边斜月。平野荒罾,乱峰寒烧,回首添凄切。哀弦重奏,酒人还是轻别。

复制 冯煦 《壶中天经黄州赤壁下,示洪雨楼》

声声慢 · 橹声

形式:

游丝弄暝,波影摇寒,伤春人在兰舟。倦枕重听,无奈梦与云流。东风一枝正缓,算垂杨、犹学轻柔。凄咽处,带斜阳远水,脉脉悠悠。 记否瞿唐清晓,赋剑南愁句,水调应羞。荡漾如烟,添了隔浦莲讴。谁招五湖旧隐,倚征篷、欲诉还休。人去也,恁沙边、惊起野鸥。

复制 冯煦 《声声慢 · 橹声》
类型:

秋宵吟柝声

形式:

拥孤衾,罢远笛。酒醒霜寒人寂。微吟悄、渐北斗阑干,数声悽恻。夜乌啼,冷月碧。数尽琼壶残滴。凄还紧、记伴我年年,废邮荒驿。 清梵空山,共点点、惊回楚魄。抱关人老,听雨秋深,一夜鬓毛白。短梦浑难觅。叶响初阑,虫语又咽。问西风、辇路提铃,南内谁与诉怨抑。

复制 冯煦 《秋宵吟柝声》

百字令得少符吴中书,赋此答之,丁亥试灯日也

形式:

空阶飞霰,算东阳、带眼朝来都缓。一纸绵绵思远道,比似此情还短。屧径萝凋,剑池枫落,莫弄参差筦。春灯初试,峭寒犹恋孤馆。 悽惋。携手丛祠,霜前絮酒,曾送南征雁。廿载重逢青鬓改,愁与吴云俱乱。淮上秋山,彭城夜雨,独我肠堪断。故人休问,暗尘不上行卷。

复制 冯煦 《百字令得少符吴中书,赋此答之,丁亥试灯日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