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什么地方采白蘩,沼泽旁边沙洲上。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家祭祀用。
什么地方采白蘩,采来白蘩溪中洗。采来白蘩做何用?公侯之宫祭祀用。
差来专为采白蘩,没日没夜为公侯。差来采蘩人数多,不要轻言回家去。

注释
于以:问词,往哪儿。一说语助。蘩(fán):白蒿。生彼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沼:沼泽。沚(zhǐ):《说文》:“小渚曰沚。”这里用为水中的小块陆地之意。
事:此指祭祀。
涧:山夹水也。山间流水的小沟。
宫:大的房子;汉代以后才专指皇宫。
被(bì):同“髲”。首饰,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一说这里是用为施加之意。《尚书·尧典》:“施加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僮(tóng)僮:首饰盛貌,一说高而蓬松,又说光洁不坏貌。一说这里用为未成年的僮仆、奴婢之意。《说文》:“僮,未冠也。”
夙:早。公:公庙。
祁(qí)祁:形容首饰盛,一说舒迟貌。这里用为众多之意。
薄:这里用为减少之意。归:归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主人公采蘩者的身份,历来有很多说法。《毛诗序》曰:“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是以为此乃贵族夫人自咏之辞,说的是尽职“奉祭祀”之事。朱熹《诗集传》则曰:“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夫人能尽诚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定主人公为“家人”,这是对毛序的一大修正。不过以为那辛勤“采蘩”、“夙夜在公”的还是“诸侯夫人”,于诗意未免仍有隔膜。

  诚然,古代贵族夫人也确有主管宗庙祭祀的职责,但并不直接从事采摘、洗煮等劳作。《周礼·春官宗伯》称:“世妇,掌女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贾公彦疏谓“女宫”乃指有罪“从坐”、“没入县官”而供“役使”之女,又称“刑女”。凡宫中祭祀涉及的“濯摡及粢盛之爨”,均由“女宫”担任。而此诗中的主人公,既称“夙夜在公”,又直指其所忙碌的地方为“公侯之宫”,则其口吻显示的身份,自是供“役使”的“女宫”之类无疑。因此,把这首诗定为是一首反映宫女们为祭祀而劳作的诗,更为合理。

  诗之开篇,出现的正是这样一些忙于“采蘩”的女宫人。她们往来于池沼、山涧之间,采够了祭祀所需的白蒿,就急急忙忙送去“公侯之宫”。诗中采用的是短促的问答之语:“哪里采的白蒿?”“水洲中、池塘边。”“采来作什么?”“公侯之家祭祀用”答问之简洁,显出采蘩之女劳作之繁忙,似乎只在往来的路途中,对询问者的匆匆一语之答。答过前一问,女宫人的身影早已过去;再追上后一问,那“公侯之事”的应答已传自远处。这便是首章透露的氛圈。再加上第二章的复叠,便愈加显得忙碌无暇,简直可以从中读出穿梭而过的女宫人的匆匆身影,读出那从池沼、山涧飘来,又急促飘往“公侯之宫”的匆匆步履。

  第三章是一个跳跃,从繁忙的野外采摘,跳向了忙碌的宗庙供祭。据上引《周礼》“世妇”注疏,在祭祀“前三日”,女宫人便得夜夜“宿”于宫中,以从事洗涤祭器、蒸煮“粢盛”等杂务。由于干的是供祭事务,还得打扮得漂漂亮亮,戴上光洁黑亮的发饰。这样一种“夙夜在公”的劳作,把女宫人折腾得不成样子。诗中妙在不作铺陈,只从她们发饰“僮僮”(光洁)向“祁祁”(松散)的变化上着墨,便入木三分地画下了女宫人劳累操作而无暇自顾的情状。那曳着松散的发辫行走在回家路上的女宫人,此刻带几分庆幸、几分辛酸,似乎已不必再加细辨——“薄言还归”的结句,已化作长长的喟叹之声,对此作了无言的回答。

  如此看来,以《采蘩》为诸侯夫人自咏,固属附会;而认其为“家人”赞美夫人之作,亦属穿凿。穿行于诗中的,其实是夙夜劳瘁的女宫人而已:短促的同答,透露着她们为贵族祭祀采蘩的苦辛;发饰的变化,记录着她们“夙夜在公”的悲凉。古代的祭祀排场,原本就为鬼神“降福”贵族而设,卑贱的下人除了付出劳辛,没有幸福可言。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首为封建王公贵族服劳役的山歌,是奴仆们在服劳役休息时闲唱的。山歌中第一、二段是互相问答,问答内容为采蘩的地点和目的。第三段则是奴仆们不满的牢骚怨言,因为王公贵族的祭祀,连小小的僮仆也要服劳役,更不要说是成年男女了。歌中所表现出的不满和无奈,在最后一句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夙夜在公侯家,昼夜服役,连想回家的话都不敢说,表现出封建王公贵族的残酷。为封建王公贵族服劳役,这本是召南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但是,在以往的服劳役中,没有哪一次像这次一样劳累,所以这次的服劳役便以山歌的形式留传下来了。

  此诗为三章叠咏,而其主要特色在于前两章以一问一答出之。末章写采蘩者的仪容,用“僮僮”、“祁祁”,言语虽简,而人物之仪态神情可现。而一问一答的形式,明显地受了原始民歌的影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关于《召南·采蘩》的背景,古代学者有两种说法:一说为祭祀而作,一说为养蚕而作。其主人公采蘩者的身份,历来也有很多说法。《毛诗序》曰:“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是以为此乃贵族夫人自咏之辞,说的是尽职“奉祭祀”之事。朱熹《诗集传》则曰:“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夫人能尽诚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定主人公为“家人”,这是对毛序的一大修正。不过以为那辛勤“采蘩”“夙夜在公”的还是“诸侯夫人”,于诗意未免仍有隔膜。虽然古代贵族夫人确有主管宗庙祭祀的职责,但并不直接从事采摘、洗煮等劳作。《周礼·春官宗伯》称:“世妇,掌女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贾公彦疏谓“女宫”乃指有罪“从坐”“没入县官”而供“役使”之女,又称“刑女”。凡宫中祭祀涉及的“濯摡及粢盛之爨”,均由“女宫”担任。而此诗中的主人公,既称“夙夜在公”,又直指其所忙碌的地方为“公侯之宫”,则其口吻显示的身份,自是供“役使”的“女宫”之类无疑。因此,现代学者多以为这首诗是一首反映宫女们为祭祀而劳作的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宋中丞牧仲以宋本施注苏诗见惠赋此奉谢

形式:

飞空仙人厌蓬壶,游戏下作眉山苏。 兴酣落笔有元气,回斡造化吞江湖。 辞雄义密援据博,读者岂易探根株。 俗传王注多假托,穿凿附会欺庸愚。 吴兴司谏抉天奥,磨丹闭户穷朝晡。 景蕃该洽助商订,四十二卷同瑶瑜。 天荒地老岁华改,鼠啮蠹蚀尘泥污。 公安得此嘉泰本,篇帙虽缺神敷腴。 殷勤补缀付剞劂,膏泽要使均沾濡。 独留旧本自吟赏,岂散鳞爪藏丽珠。 忽然惠我意安在,勉以文字相嬉娱。 嵇康疏懒学久废,往迹尚可谈其粗。 先生数奇困谗口,备历患难投艰虞。 遗文何罪遭禁锢,良玉岂惮经洪炉。 宁期旷世有自己,笠屐静对真形图。 寸缣尺蹄费捃摭,零落幸免抛榛芜。 春风水国花事好,轻舠远涉东南隅。 新篘既醉吴市酒,异味行啖松江鲈。 更惊秘简落吾手,喜极不尽狂歌呼。 辱公期望恐难称,大愧识字耕田夫。 携归留作最后供,古香绕座无时无。

复制 揆叙 《宋中丞牧仲以宋本施注苏诗见惠赋此奉谢》

青县舟中夜雪

形式:

芦台城畔舣楼船,乾雨争飞二月天。 碎玉有声寒漏外,散花无数夜灯前。 殊非梁苑开樽日,只当山阴返棹年。 怪底搜肠无杰思,蹇驴不是灞桥边。

复制 揆叙 《青县舟中夜雪》

自云栖过湖上杂咏

形式:

春水平湖绿映堤,六桥芳草正萋萋。 东风不为游人待,催尽桃花衬马蹄。

复制 读彻 《自云栖过湖上杂咏》

别吴中诸子

形式:

相见了无意,临歧还黯然。 回看吴苑树,独上秣陵船。 春老还山路,江昏欲雨天。 白鸥颇怪我,聚散绿波前。

复制 读彻 《别吴中诸子》

中峰喜逢白公夜集法公方丈

形式:

久别几于消息断,重逢犹记道途闲。 两山相忆秋同老,一夜刚随雨到山。 故旧何人堪共话,林峦有主暂投闲。 乱流落叶声兼下,听彻寒扉不上关。

复制 读彻 《中峰喜逢白公夜集法公方丈》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